|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和框架结构梁和圈梁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木模板:
所用木材应选用质地坚硬、无腐朽的松木和杉木,不宜低于Ⅲ等材,含水率低于25%,
2.1.2 定型组合钢模板:
其规格、种类、质量必须符合配板设计和《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的要求。
2.1.3 木方、钢楞:
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配板设计的要求。
2.1.4 其他:
钢管、扣件、定型组合钢模板连接件、托具、卡具、螺栓、拉杆、可调式钢桁架、12~16号铁丝、圆钉等。
2.2 主要机具设备
2.2.1 机械设备:
圆锯机、手电钻、手电锯、砂轮切割机以及电焊设备等。
2.2.2 主要工具:
斧、锯、钉锤、铁水平尺、扳手、钢尺、钢卷尺、线坠、钢丝刷、毛刷、小油漆桶、墨斗、撬杠、起子、经纬仪、水准仪、塔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 编制模板支、拆作业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形式、特点及现场材料和机具供应等条件进行模板配板设计,确定使用模板材料,梁、圈梁模板组装形式,钢楞、支撑系统规格和间距、支撑方法;绘制模板设计配板图,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等。根据流水段划分,确定模板的配制数量。
2.3.2 备齐模板、连接、支承工具材料,运进现场进行维修、清理,涂刷隔离剂,并分规格整齐堆放。
2.3.3 施工机具已运进现场,经维修均完好;作业需要的脚手架已搭设完毕。
2.3.4 柱或砖墙已施工完一层,并经检查,尺寸、标高、轴线符合要求并办好预检。
2.3.5 在柱、墙上弹好梁轴线、边线及水平控制标高线,能满足施工需要。
2.3.6 柱和砖墙上的灰渣、垃圾等已清理干净。
2.3.7 根据模板作业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已向工人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1.1 梁模板安装:
弹线、找平 → 搭设梁底支模排架 → 安装梁底模板 → 安装侧模板 → 安装侧模斜撑、对拉螺栓 → 浇捣混凝土 → 模板拆除
3.1.2 圈梁模板安装:
弹线、找平 → 梁底穿扁担木 → 安装侧模板 → 钉夹木、斜撑 → 浇捣混凝土 → 模板拆除
3.2 施工要点
3.2.1 梁模板安装:
1 根据弹出的柱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2 按配板设计,在梁下设置支柱或搭设支模排架,按设计要求确定立杆间距并调整支柱或排架上口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取梁跨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 底层支柱或排架应支在平整坚实地面上,并在底部加垫脚手板,并设对拔木楔楔紧,调整标高,分散荷载,以防发生下沉。支柱或排架之间应根据楼层高度,在4.5m以内设二道水平拉杆和斜拉杆,高于4.5m应适当增加拉杆或采用钢管脚手管扣件支顶模板。
4 梁钢筋一般在底板模板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查合格后,即可安装侧模板。
5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托架(或三角架)间距应符合配板设计要求。当梁高超过800mm时,应采用对拉螺栓在梁侧中部设置通长横楞,用螺栓紧固。
6 梁模板如采用木模板时,侧模要包住底模。
3.2.2 圈梁模板安装:
1 圈梁模板的底模一般为砖混结构的砖墙,安装前宜用砂浆找平。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2 圈梁模板支设木模一般采用扁担支模法,系在圈梁底面以下一皮砖中,沿墙身每隔0.9~1.2m留一60mm×l20mm顶砖洞口,穿50mm×l00mm木底楞作扁担,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0mm,每一面墙不宜少于五个洞,在其上紧靠砖墙两侧支侧模,用夹木和斜撑支牢,侧板上口设撑木固定,上口应弹线找平。
3 为简化工序,缩短工期,对圈梁上安装预制板的圈梁模板支设,亦可采用硬架支模法,即采取先支圈梁模板,绑钢筋,安装预制板,然后浇筑圈梁和板缝混凝土。方法是:在墙两侧按夹木,用螺栓与墙体紧紧夹住,以支承侧模,预制板及施工操作荷重、侧板厚度根据木材性能及上部荷载而定,但不得小于50mm。
4 当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时,可采用拉结法,系采用连接角模和拉结螺栓作梁侧模的底座,连接角模支承圈梁侧模,用L形扣件纵横向连成整体,梁侧模板的上部用拉铁固定位置;或采用扁钢或钢管作底座,在扁钢上开数个长孔,用楔块(或扣件)插入扁钢长孔内,用以固定梁侧模板下部,上部亦用拉铁固定。
5 钢筋绑扎一般在侧模支好后进行。钢筋绑扎完以后应对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以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圆钉临时固定。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则用拉铁或卡具卡牢,以保证圈梁截面尺寸正确。
3.2.3 模板拆除:
1 梁和圈梁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如圈梁在拆模后要接着砌筑砖墙,则圈梁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25%后方可拆除。
2 对梁底模,当跨度等于8m或小于8m时。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75%;当跨度大于8m时,应达到100%,方可拆除。
3 拆模顺序为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当上层粱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梁的底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当支架的立柱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必须密实,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其支撑部位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不得产生影响结构质量的下沉、裂缝现象。
4.1.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触处。
4.1.3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的百分率(%)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1.4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4.1.5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 一般项目
4.2.1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4.2.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4.2.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4 现浇混凝土梁、圈梁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现浇梁、圈梁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梁、圈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5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4.2.6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 成品保护
5.1 在砖墙上支圈梁模板时,防止打凿碰动梁底砖墙,以免造成松动;不得用重物冲击已安装好的模板及支撑。
5.2 模板支好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砂浆、木屑等杂物。
5.3 采取措施保持钢筋位置正确,不被扰动。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6.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6.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4 梁模板安装常易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防止方法是:支模时应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梁侧支模应设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板钉牢;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等。
6.5 圈梁模板常易产生外胀和墙面流坠等质量通病。防止方法是:圈梁模板应支撑牢固,模板上口用拉杆钉牢固;侧模与砖墙之间的缝隙用纤维板、木条或砂浆贴牢,模板本身缝隙刮腻子嵌缝等。
6.6 对距地面高度大于5m的梁模板,支柱或排架应设置剪刀撑。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应避免碰撞模板,以防模板侧向产生变形或失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