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纲及讲评
一、整体情况说明:
掌握的内容“☆”占70%;熟悉的内容“◇”占20%;了解的内容“△”占10%。
全部知识点173条,其中掌握125条,熟悉20条,了解28条。
各部分出题比例大致为: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单选 10题 多选 5题 合计20分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单选 15题 多选 5题 合计25分
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单选 10题 多选 5题 合计20分
4、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单选 10题 多选 5题 合计20分
5、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单选 5题 多选 2题 合计9分
6、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单选 15题 多选 5题 合计25分
7、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单选 5题 多选 3题 合计11分
IZ200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IZ201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IZ20101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建设各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IZ201012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13 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14 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15 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16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IZ201020 掌握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
IZ201021 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IZ201022 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
IZ201023 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
☆IZ20103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
IZ201031 组织论的基本内容
IZ201032 组织与目标的关系
IZ201033 项目结构图
IZ201034 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
IZ201035 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
IZ201036 项目管理职能分工表
IZ201037 工作流程图
IZ201038 合同结构图
☆IZ20104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
IZ20104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
IZ20104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
IZ20104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方法
☆IZ20105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
IZ201051 项目管理委托的模式
IZ201052 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
IZ201053 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
IZ201054 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综合委托的模式
IZ201055 物资采购的模式
☆IZ20106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IZ201061 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IZ201062 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进度的方法
IZ201063 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投资的方法
☆IZ201070 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
IZ201071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IZ201072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
IZ201073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
☆IZ201080 掌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IZ20108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IZ201082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IZ20109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理论、组织与方法
IZ201091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基本理论
IZ201092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组织
IZ201093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方法
◇IZ201100 熟悉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
IZ201101 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
△IZ201110 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和发展趋势
IZ2011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
IZ20111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IZ201120 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知识
IZ201121 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
IZ201122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
IZ201123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
△IZ201130 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IZ201131 风险和风险量的基本概念
IZ201132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1Z201133 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编委点评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宣传项目管理思想,自9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建设监理制度,到今天为止,工程建设领域的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进行科学的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科学的、规范的项目管理方法、手段并没有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普遍接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导向宣传问题和推动的方法和手段问题。
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建设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执业资格制度,影响面大,涉及人员众多,在推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中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学习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试大纲中的《项目管理概论》部分,对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做了系统阐述,明确了项目管理分不同单位的项目管理,不同单位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但其目标、任务和组织是不同的。项目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进行项目策划和项目目标控制,其基本的方法是动态控制原理,许多共同的组织工具都可以应用到项目管理中。显然,对承包商、设计单位、材料设备的供应单位来说,其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不同的,因而其工作任务、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都是不同的。
另外,由于建造师目前主要面向工程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其他关键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所以强调了要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理论、组织与方法,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掌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等。
由于监理单位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参与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与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协调,接受其监督和检查,所以也应该对监理的性质、概念、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等有所熟悉和了解。
《项目管理概论》部分是对项目管理基本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体概括,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详细的工作方法、措施、手段都在后面的大纲中有所体现。
1Z202000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1Z202010 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1Z202011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1Z202012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Z202020 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1Z202021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
1Z202022 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1Z202023 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1Z202024 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1Z202030 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索赔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
1Z202031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程序
1Z202032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1Z202033 索赔费用的组成
1Z202034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1Z202035 工程结算的方法
☆1Z202040 掌握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1Z202041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1Z202042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1Z202043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1Z202044 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1Z202045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建造师考试大纲中这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包括: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3.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索赔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
4.掌握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的依据和方法,包括: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等内容。
1Z203000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1Z20301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以及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1Z203011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1Z203012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1Z203013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1Z20302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Z203021 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Z203022 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1Z203023 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
1Z203024 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的概念
1Z203025 时差的概念
☆1Z20303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
1Z203031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1Z203032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1Z203033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目标
1Z203034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1Z203040 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1Z203041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
1Z203042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
△1Z203050 了解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
1Z203051 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
点评
在项目管理的六大任务中,进度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和掌握的,比如网络计划的概念、网络计划的类型、计算方法等。但是,对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可能不一致,比如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而不是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不同参与单位的进度目标不同,任务也不同;等等。
在监理工程师等有关资格考试和培训中,进度计划的类型、编制方法、应用、时间参数计算甚至优化等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样,进度控制的方法也已经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在建造师考试大纲中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建造师考试中,综合考试大纲中的进度控制内容注意从总体上提出了进度控制的概念、方法、措施,而与各个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则体现在各个专业大纲的应用实务中。
1Z204000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1Z20401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1Z20401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
1Z20401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1Z20401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1Z20402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Z20402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1Z2040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1Z20402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1Z20403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
1Z204031 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1Z204032 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
1Z204033 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
1Z204034 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1Z204035 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1Z204036 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
☆1Z204040 熟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1Z20404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
1Z20404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
☆1Z204050 熟悉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1Z204051 分层法
1Z204052 因果分析图法
1Z204053 排列图法
1Z204054 直方图法
☆1Z204060 了解GB/T19000-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Z204061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1Z20406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1Z20406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Z204064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
△1Z204070 了解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Z204071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1Z204072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点评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部分,从考纲内容选择到指导书要点的编写,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⑴充分考虑建筑业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规律;
⑵站在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的高度,面向现实工程质量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确定考纲内容和知识要点。
⑶从增强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入手,引导考生掌握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运行特点和方法;
⑷按照GB/T19000[2000]质量管理原则,强调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联系与区别,掌握面向工程对象的系统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法。
⑸以建筑生产要素和作业技术能力的计划预控为主导、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为重点,增强考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中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安全管理关系到人身的健康与安全,而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等则主要涉及物质的利益。
1Z201013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⑴设计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天宇科技1] 。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
⑵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但它也涉及设计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⑶设计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
·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
·设计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进度控制;
·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合同管理;
·设计信息管理;
·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1Z201014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⑴施工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施工的成本目标、施工的进度目标和施工的质量目标。
⑵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但它也涉及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在工程实践中,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往往是交叉的,因此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也涉及设计阶段。
⑶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
·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信息管理;
·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
1Z201015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⑴供货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供货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供货方的成本目标、供货的进度目标和供货的质量目标。
⑵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但它也涉及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⑶供货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
·供货的安全管理;
·供货方的成本控制;
·供货的进度控制;
·供货的质量控制;
·供货合同管理;
·供货信息管理;
·与供货有关的组织与协调。
1Z301016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⑴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建设项目总承包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天宇科技2] 和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和项目的质量目标。
⑵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
⑶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
·安全管理;
·投资控制和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合同管理;
·信息管理;
·与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1Z201020掌握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
1Z201021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⑴“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⑵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目的是: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参阅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⑶“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天宇科技3] 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4)建设部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引自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6号,2001年)。
(5)“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与被监理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6)“从事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7)“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8)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范畴。
1Z201022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
⑴“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建设监理[天宇科技4] 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在国际上把这类服务归为工程咨询(工程顾问)服务。
⑵“工程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者不按照规定检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Z201023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
⑴“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天宇科技5] 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⑵“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lZ20103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
lZ201031 组织论的基本内容
(1)组织论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以及工作流程组织,它是与项目管理学相关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2)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天宇科技6] 包括职能组织结构(图1Z201031-1)、线性组织结构(图1Z201031-2)和矩阵组织结构(图1Z201031-3)等。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在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线性组织结构来自于军事组织系统。在线性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避免了由于矛盾的指令而影响组织系统的运行。但在一个大的组织系统中,由于线性组织系统的指令路径过长,会造成组织系统运行的困难。矩阵组织结构是一种较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矩阵组织结构设纵向(图1Z201031-3的Xi)和横向(图1Z201031-3的Yi)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部门,在矩阵组织结构中,指令来自于纵向和横向工作部门,因此其指令源有两个。矩阵组织结构适宜用于大的组织系统。这几种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都可以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中运用。
结构模式 特点 适用
职能组织结构 传统、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小的组织系统
线性组织结构 来自于军事、只有一个指令源、在大的组织系统中,指令路径有时过长 中型的组织系统
矩阵组织结构 较新型、指令源有两个 大型的组织系统
在图1Z201031-1所示的职能组织结构中,A可以对B1、B2、B3下达指令;B1、B2、B3可以对C5和C6下达指令。C5和C6有多哥指令源。
在图1Z201031-2所示的线性组织结构中,A可以对B1、B2、B3下达指令;B2可以对C21、C22、C23下达指令;虽然B1和B3比C21、C22、C23高一个组织层次,但是,B1和B3并不是C21、C22、C23的直接上级,它们不允许对C21、C22、C23下达指令。在该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的指令源是唯一的。
(3)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各工作部门)之间的指令关系。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4)而工作流程组织则可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其管理工作的流程、信息处理的流程,以及设计工作、物资采购和施工的流程组织都属于工作流程组织的范畴。
1Z201032 组织与目标的关系
(1)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组织论的一个重要结论。系统的组织包括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以及工作流程组织。如果把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视作为一个系统,其目标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组织,而项目管理的组织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项目管理的组织的重要性。
(2)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如果对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进行诊断,首先应分析其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3)影响一个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除了组织以外,还有人的因素,以及生产和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1Z205000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Z205010 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1Z2050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Z20501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Z205020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 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
1Z205021 安全控制的概念
1Z205022 安全控制的方针与目标
1Z205023 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1Z205024 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1Z205025 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1Z205030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
1Z205031 危险源的概念
1Z205032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Z20503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Z205034 安全检查
☆1Z205040 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1Z20504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1Z20504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
☆1Z205050 掌握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Z205051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1Z205052 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
1Z205053 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1Z205054 大气污染的防治
1Z205055 水污染的防治
1Z205056 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1Z205057 固体废物的处理
◇1Z205060 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模式和内容
1Z20506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1Z20506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Z205063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1Z205064 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1Z20506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术语
△1Z205070 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Z2050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1Z2050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点评:
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列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时代的要求。当前建设工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往往以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忽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环境改善,甚至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使得生产事故频发,职业病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高额的费用损失。因此,人们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其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且对其可以管理和应该管理得到了认同。在国际工程投标中,把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作为不可缺少的主要评价内容之一。
作为担任建设工程项目经理的建造师除了对项目的施工成本,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控制以外,还必须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进行管理。本大纲要求一级建造师应掌握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控制方法、基本要求、事故的处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ISO18001)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ISO14001)的结构、模式和内容,并了解其建立和运行的有关知识。
1Z206000 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1Z206010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
1Z206011 建设工程招标
1Z206012 建设工程投标
1Z206013 建设工程合同谈判与签约
☆1Z206020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
1Z206021 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分类
1Z206022 按照承发包方式分类
1Z206023 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分类
1Z206024 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其他合同
☆1Z206030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31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32 施工总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33 工程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34 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40 掌握建设工程担保的类型
1Z206041 投标担保
1Z206042 履约担保
1Z206043 预付款担保
1Z206044 支付担保
☆1Z206050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的管理
1Z206051 建设工程合同分析
1Z206052 建设工程合同交底
1Z206053 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的控制
1Z206054 建设工程合同档案管理
☆1Z206060 掌握建设工程索赔的主要内容
1Z206061 建设工程索赔的起因和分类
1Z206062 建设工程索赔成立的条件
1Z206063 常见的建设工程索赔
1Z206064 建设工程索赔的依据
1Z206065 建设工程索赔的程序和方法
1Z206066 建设工程反索赔的概念和特点
☆1Z206070 掌握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
1Z206071 材料采购合同的管理
1Z206072 设备采购合同的管理
◇1Z206080 熟悉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1Z206081 合同的订立形式
1Z206082 合同的履行要求
1Z206083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1Z206090 了解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91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基本条款
1Z206092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标准条件
1Z206093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专用条件
△1Z206100 了解国际常用的几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件的特点
1Z206101 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概念
1Z206102 FIDIC系列合同条件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1Z206103 英国NEC系列合同条件的特点
1Z206104 美国AIA系列合同条件的特点
评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规范有效的法律环境。
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过程,实际是在一定的法律环境下,围绕着如何履行建设工程合同(以施工合同为主)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建造师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核心,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合同管理能力,熟悉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依法、依约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承包商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更为紧迫的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建筑承包商不仅要继续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还将面临来自跨国承包商巨头在更高层面上的竞争。而前者与后者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合同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缩小这种差距,那么中国承包商无疑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被淘汰出局。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次《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把"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纳入到要求建造师应当掌握的知识体系中。
"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设置于综合考试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共有知识点10条,其中要求掌握的有7条,熟悉的有1条,了解的有2条,具体包括:掌握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掌握建设工程担保的类型;掌握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的管理;掌握建设工程索赔的主要内容;掌握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熟悉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了解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了解国际常用的几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件的特点。
1Z207000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Z207010 掌握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
1Z207011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和目的
1Z20701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
◇1Z207020 熟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信息编码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方法
1Z207021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分类
1Z20702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编码的方法
1Z207023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
△1Z207030 了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和功能
1Z207031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1Z207032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Z207040 了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1Z207041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1Z207042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点评
在项目管理的六大任务中,信息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方面,但是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在许多项目的管理中是相当薄弱的。许多国际工程中,由于信息管理工作不规范、不到位、不重视所引起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因此,到国外参加过工程建设甚至在国内与国际工程公司合作过的公司对此都非常重视。
在建造师考试大纲中,首先明确要求掌握信息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当然,在工程建设中,信息的类型是很多的,对任何一个参与单位,保留所有的信息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当然,信息管理的任务是非常烦琐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长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班子中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员、分工,也必须对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并建立适当的信息管理流程图。
由于项目的类型不同,参与单位不同,其信息分类的方法、信息编码的方法等也可以有多种。
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明显比较落后,因此,在建造师考试大纲中提出了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要求熟悉(不是掌握)这部分内容。另外要求了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它并不是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其概念、功能等都是不同的。
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工程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前沿,对此,建造师应该有所了解。
1Z2010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Z20101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建设各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由于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因此按项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没有明确目标的建设工程不是项目管理的对象。
1Z2010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设ol),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决策期[天宇科技1] 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而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⑵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许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集成,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⑶按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划分,项目管理有如下类型: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
·供货方的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投资方、开发方和由咨询公司提供的代表业主方利益的项目管理服务都属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总承包方和分包方的项目管理都属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材料和设备供应方的项目管理都属于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有多种形式,如设计和施工任务综合的承包,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综合的承包(简称EPC承包)等,它们的项目管理都属于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1Z201012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⑴业主方项目管理服务于业主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如工厂建成可以投入生产、道路建成可以通车、办公楼可以启用、旅馆可以开业的时间目标等。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质量目标包括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满足业主方相应的质量要求。
⑵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要加快进度往往需要增加投资,欲提高质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资,过度地缩短进度会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都表现了目标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也可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这反映了关系统一的一面。
⑶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如图1Z201012所示。招投标工作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天宇科技3] 、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进行,因此可以不单独列为招投标阶段。
1Z201012 建设工程项目的阶段划分
决策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保修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
动用准备阶段
时间
(4)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分别进行如下工作,如表1Z201012所示。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天宇科技4] 表1Z201012
设计前的准备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动用前准备阶段 保修期
安全管理
投资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合同管理
信息管理
组织和协调
·安全管理;
·投资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合同管理;
·信息管理;
·组织和协调。
表1Z201012有7行和5列,构成业主方35分块项目管理的任务。
1Z201033 项目结构图
(1)项目结构图(Project Diagram),或称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一个组织工具,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表达项目总体的结构框架。图1Z201033是某软件园项目结构图的一个示例。
(2)对项目结构图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进行编码,形成项目结构编码。它和用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编码有紧密的有机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项目结构图及其编码是编制上述其他编码的基础。
1Z201034 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
(1)对一个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分解,并用图的方式表示,就形成项目组织结构图(OBS图——Diagram of organizational breakdown s设ucture),或称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项目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如项目管理班子)中各子系统之间和各元素(如各工作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反映的是各工作单位、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而项目结构图描述的是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一个稍大一些的项目的组织结构应该进行编码,它不同于项目结构编码,但两者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图1Z201034-1是项目组织结构图的示例,它属于只能组织结构。
(2)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除了业主方外,还有许多单位参加,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和工程管理咨询单位以及有关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项目组织结构图应注意表达业主方以及项目的参与单位有关的各工作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
(3)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工程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都可用各自的项目组织结构图予以描述。
(4)项目组织结构图应反映项目经理和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主管工作部门或主管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
(5)图1Z201034-2是一个线性组织结构的项目组织结构图示例,在线性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唯一的上级工作部门,其指令来源是唯一的。在图1Z201034-2中表示了总经理不允许对项目经理、设计方直接下达指令,总经理必须通过业主代表下达指令;而业主代表也不允许对设计方等直接下达指令,他必须通过项目经理下达指令,否则就会出现矛盾的指令。项目的实施方(如图1Z201034-2中的设计方、施工方和甲供物资方)的唯一指令来源是业主方的项目经理,这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
1Z201035 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
(1)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和工程管理咨询单位等都有各自的项目管理的任务,上述各方都应该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
(2)为了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首先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经理和费用(投资或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主管工作部门或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
1Z201036 项目管理职能分工表
(1)管理是由多个环节[天宇科技1] 组成的过程,即:
提出问题;
筹划——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案,并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Plan);
决策(Do);
执行(Execute);
检查(Check)。
这些组成管理的环节就是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在一些文献中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内涵是类似的。
(2)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和工程管理咨询单位等都有各自的项目管理的任务和其管理职能分工,上述各方都应该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表。
(3)项目管理职能分工表是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为了区分业主方和代表业主利益的项目管理方和工程建设监理方等的管理职能,也可以用管理职能分工表表示,如表1Z201036所示的是某项目的一个示例。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管理职能。
1Z201037 工作流程图
(1)工作流程图服务于工作流程组织,它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图1Z201037是某项目设计变更的工作流程图示例。
(2)在项目管理中可运用工作流程图来描述各项项目管理工作的流程,如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进度控制工作流程图、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合同管理工作流程图、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图、设计的工作流程图、施工的工作流程图、物资采购的工作流程图等。
(3)工作流程图可视需要逐层细化,如初步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施工图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等。
1Z201038合同结构图
(1)合同结构图反映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结构图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一个项目有哪些,或将有哪些合同,以及了解项目各参与方的合同组织关系。
(2)如果两个单位之间有合同关系,在合同结构图中用双向箭杆联系(图1Z201038)。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中,如果两个单位之间有管理指令关系,则用单向箭杆联系。
1Z20104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
1Z20104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国际上常用的术语为:Project Brief,Project Implementation Plan,Project Management Plan)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描述:
·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管理;(Why)
·项目管理需要做什么工作;(What)
·怎样进行项目管理;(How)
·谁做项目管理哪方面的工作;(Who)
·什么时候做哪些项目管理工作;(When)
·项目的总投资;(Cost)
·项目的总进度。(Time)
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天宇科技2] 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它属于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范畴。如果采用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模式,业主方也可以委托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编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因为建设项目总承包的工作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
⑶建设项目的其他参与单位,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等,为进行其项目管理也需要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但它只涉及项目实施的一个方面,并体现一个方面的利益,可称为设计方项目管理规划、施工方项目管理规划和供货方项目管理规划。
1Z20104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天宇科技3] :
·项目概述;
·项目的目标分析和论证;
·项目管理的组织;
·项目采购和合同结构分析;
·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略;
·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分析;
·设计过程的管理;
·施工过程的管理;
·风险管理的策略等。
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内容涉及的范围和深度,在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应视项目的特点而定。
1Z20104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方法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应由项目经理负责,并邀请项目管理班子的主要人员参加。
⑵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则是永恒的,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
1Z20105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
1Z201051项目管理委托的模式
⑴在国际上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咨询事务所)可以接受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建设项目总承包的委托,提供代表委托方利益的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所提供的这类服务的工作性质属于工程顾问(工程咨询)服务。
⑵在国际上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可能:
·业主方自行项目管理;
·业主方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承担全部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业主方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与业主方人员共同进行项目管理,业主方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在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委派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工作。
1Z201052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
⑴工业发达国家设计单位的组织体制与中国有区别,多数设计单位是专业设计事务所,而不是综合设计院,如建筑师事务所、结构工程师事务所和各种建筑设备专业工程师事务所等,设计事务所的规模多数也较小,因此其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与我国不相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而言,在国际上,建筑师事务所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其他专业设计事务所则配合建筑师事务所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
⑵我国业主方主要通过设计招标[天宇科技4] 的方式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而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有设计竞赛条例,设计竞赛与设计任务的委托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设计竞赛的范围可宽,也可细,如设计理念、设计方案、某一个设计问题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的结果只限于对设计成果的评奖,业主方综合分析和研究设计竞赛的成果后再决定设计任务的委托。
⑶设计任务的委托主要有两种模式,即:
·业主方委托一个设计单位或由多个设计单位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或设计合作体作为设计总负责单位,设计总负责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其他设计单位配合设计;
·业主方不委托设计总负责单位,而平行委托多个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⑴施工任务的委托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配合施工;
·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管理单位,业主方另行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
·业主方不委托施工总包单位,而平行委托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⑵“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
1Z201054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综合委托的模式
⑴业主方把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进行综合委托的模式可称为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项目总承包)或工程总承包。
⑵“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
⑶“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4)“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5)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有多种方式,如设计——施工总承包(Design-Build)和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已在我国石油和石化等工业建设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1Z201055物资采购的模式
⑴工程建设物资指的是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⑵在国际上业主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有多种模式,如:
·业主方自行采购;
·与承包商约定某些物资的指定供货商;
·承包商采购等。
⑶“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5条)。
1Z20106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1Z201061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⑴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则是永恒的,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⑵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图1Z201061)
·第一步,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将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第二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如实际投资,实际进度等;定期(如每两周或每月)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通过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第三步,如有必要,则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目标调整后再回复到第一步。
⑶由于在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时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当项目的规模比较大,数据处理的量就相当可观,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有助于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数据处理。
(4)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主要包括:
·组织措施;
·管理措施;
·经济措施;
·技术措施等。
1Z201062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进度的方法
⑴项目进度目标的分解
从项目开始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地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编制深度不同的总进度纲要、总进度规划、总进度计划、各子系统和各子项目进度计划等。
通过总进度纲要和总进度规 的编制以分析和论证项目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进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可作为进度控制的重要依据。
⑵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
以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值或再细化的进度目标值作为进度的计划值。进度的实际值指的是相对于里程碑事件或再细化的分项工作的实际进度。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是定量的数据比较。
⑶进度纠偏的措施
·组织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
·管理措施,如:分析由于管理的原因而影响进度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等。
·经济措施,如:及时解决工程款支付和落实加快工程进度所需的资金等。
·技术措施,如: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变施工机具等。
1Z201063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投资的方法
⑴项目投资目标的分解
通过编制投资规划、工程概算和预算,分析和论证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投资目标进行分解。
⑵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投资控制包括设计过程的投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其中前者更为重要[天宇科技5] 。
在设计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即工程概算与投资规划的比较,以及工程预算与概算的比较。
在施工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 包括:
·工程合同价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工程合同价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和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由上可知,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是相对的,如:相对于工程预算而言,工程概算是投资的计划值;相对于工程合同价,则工程概算和工程预算都可作为投资的计划值等。
⑶投资控制的纠偏[天宇科技8] 措施
·组织措施,如:调整项目组织结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等。
·管理措施,如: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调整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等。
·经济措施,如:制定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技术措施,如:调整或修改设计,优化施工方法等。
1Z201070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
1Z201071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⑴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规定:“取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核准,由注册建造师代替,并设立过渡期”(引自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⑵“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的时间定为五年,即从国发[2003]5号文印发之日起至2008年2月27日止”。“过渡期内,凡持有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或者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经其所在企业聘用后均可担任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过渡期满后,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担任;但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是否担任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由企业自主决定”(引自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⑶“在全面实施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仍然要坚持落实项目经理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岗位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的重要岗位”(引自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4)“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以下简称项目经理),是指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引自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建建[1995]1号)。
(5)建造师是一种专业人士的名称,而项目经理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名称,应注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关系。
(6)在国际上,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特征如下 :
·项目经理是其上级任命的一个项目管理班子的负责人(领导人),但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它的任务仅限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项目目标的控制;
·在有些文献中明确界定,项目经理不是一个技术岗位,而是一个管理岗位;
·它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至于它是否有人事权、财权和物资采购权等管理权限,则由其上级确定。
1Z201072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
⑴“项目经理在承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
·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引自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建建[1995]1号)。
⑵“项目经理在承担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与本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项目承包合同,并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范围内,行使以下管理权力:
·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身份处理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受托签署有关合同;
·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
·选择施工作业队伍;
·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
·企业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他管理权力”(引自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建建[1995]1号)。
⑴“要加强对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经理,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引自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⑵“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引自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1Z201080掌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1Z20108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⑴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步骤如下:
·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通过招聘增补员工;
·通过解聘减少员工;
·进行人员甄选,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可以确定和选聘到有能力的员工;
·员工的定向;
·员工的培训;
·形成能适应组织和不断更新技能与知识的能干的员工;
·员工的绩效考评:
·员工的业务提高和发展
⑵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有效地使用涉及项目的人员所需要的过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参阅中国项目管理网
1Z201082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⑴编制组织和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和人力资源规划是识别、确定和分派项目角色、职责和报告关系的过程。根据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建立项目组织结构,组建和优化项目管理班子,并将确定的项目角色、组织结构、职责和报告关系形成文档。在项目生命期内,制订的组织和人力资源计划既要有适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随项目的进展作必要的修改,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⑵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的获取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可通过外部招聘方式获得,也可以对项目承担组织内的成员进行重新分配。选择合适的获取人员的政策、方法、技术和工具,以便于在适当的时候获得项目所需的高素质的并且能互相合作的人员。有时可以通过招标、签订服务合同等方式,来获取特定的人员,承担项目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工作。
⑶管理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
严格管理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每个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的职责、权限和个人业绩测量标准,以确保项目管理班子成员对工作的正确理解,并作为进行评估的基础。按照规定的标准测量个人业绩,提倡员工采取主动行动弥补业绩中的不足,鼓励员工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绩。
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以提高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分析影响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团队业绩与士气的因素,并采取措施调动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影响。
建立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要接受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的双重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组织层次,在职责、权限、利益等方面处理好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关系,使项目团队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及时识别和分析人力资源偏离计划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充实和健全项目团队。
1Z20109O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理论、组织与方法
1Z201091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基本理论
⑴“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⑵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克服由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
⑶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总价包干,也不是“交钥匙”,其核心是通过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即使采用总价包干的方式,稍大一些的项目也难以用固定总价包干,而多数采用变动总价合同。
1Z201092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组织
在1Z201054中对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组织已作了初步介绍,引用了一些我国颁布的文件。在国际上,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组织有如下几种可能的模式。
·一个组织(企业)既具有设计力量,又具有施工力量,由它独立地承担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任务(在美国这种模式较为常用)。
·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一个特定的项目组成联合体或合作体,以承担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任务(在德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这种模式较为常用,特别是民用建筑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往往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的项目联合体或合作体承担。待项目结束后项目联合体或合作体就解散)。
·由施工单位承接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任务,而设计单位受施工单位的委托承担其中的设计任务。
·由设计单位承接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任务,而施工单位作为其分包承担其中的施工任务。
1Z201093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方法
⑴工业建设项目、民用建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总承包各有其特点,但其基本工作程序是类似的,以下工作步骤仅供参考。
·第一步,业主方自行编制,或委托顾问工程师编制项目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它是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编制项目设计建议书的依据。项目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可包括如下内容:项目定义;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项目实施的技术大纲和技术要求;材料和设施的技术要求等。
·第二步,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编制项目设计建议书和报价文件。
·第三步,设计评审。
·第四步,合同洽谈,包括确定合同价。
⑵在国际上民用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招标多数采用项目功能描述的方式[天宇科技1] ,而不采用项目构造描述的方式,因为项目构造描述的招标依据是设计文件,而工程总承包招标时业主方还不可能提供具体的设计文件。
1Z201100熟悉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
1Z201101建设工程监理 的工作方法
⑴“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及监理权限[天宇科技3] ,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⑵“工程建设监理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确定项目总监,成立项目监理机构;
·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按工程建设进度、分专业编制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按照建设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
·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签署建设监理意见;
·建设监理业务完成后,向项目法人提交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引自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第737号文)。
·监理工作总结。
⑶“工程监理人员认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旁站监理“是指监理人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中,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引自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5)旁站监理“规定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上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上、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引自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6)“施工企业根据监理企业制定的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应当书面通知监理企业派驻工地的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安排旁站监理人员按照旁站监理方案实施旁站监理”(引自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7)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验;
·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参阅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8)“旁站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见附件)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引自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9)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引自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2]189号)。
1Z201110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和发展趋势
1Z2011l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
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背景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要求接受贷款的业主方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组织实施建设工程项目。
·1982年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导流工程。
·我国于1983年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推行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责制。
·1987年要求采用项目法施工。
·我国于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1991年全面推广工程项目管理。
·1995年建设部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2003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
·“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企业,通过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引自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据对全国22个行业236家工程设计企业的不完全统计,自1993~2001年,完成工程项目管理853项,合同金额近500亿元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建设工程领域,并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在大学开设了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专业。
·项目管理的应用首先在业主方的工程管理中,而后逐步在承包商、设计方和供货方中得到推广。
·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兴起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业主,但它也服务于承包商、设计方和供货方。
·国际咨询工程师协会(FIDIC)于1980年颁布了业主方与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项目管理合同条件(FIDIC IGRA 80 PM)。该文本明确了代表业主方利益的项目管理方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责任。
·在许多国家项目管理由专业人士——建造师担任。建造师可以在业主方、承包商、设计方和供货方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和政府等部门从事与项目管理有关的工作。建造师的业务范围并不限于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包括项目决策的管理和项目使用阶段的物业管理(设施管理)工作。
1Z2011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⑴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30多年来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该学科的第一代,其第二代是Program Management(尚没有统一的中文术语,指的是包含一个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不仅限于项目的实施阶段),第三代是Portfolio Management(指的是组合管理),第四代是Change Management(指的是变化管理)。
⑵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DM——Deve1opment Management)、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PM——project Management)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FM——Facility Management)集成为项目全寿命管理[天宇科技2] (Lifecycle Management),其含义如图1Z201112所示。
⑶在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包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工程管理等。
1Z201120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知识
1Z201121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
⑴工程项目策划指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或决策和实施的某个问题,进行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旨在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增值可以反映[天宇科技3] 在下述诸方面,如:
·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保护;
·建筑环境;
·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建设质量;
·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周期;
·建设过程的组织和协调等。
⑵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是专家知识的组织和集成,以及信息的组织和集成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即通过知识的获取,经过知识的编写、组合和整理,而形成新的知识。
⑶工程项目策划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作过程,需整合多方面专家的知识,如:
·组织知识;
·管理知识;
·经济知识;
·技术知识;
·设计经验;
·施工经验;
·项目管理经验;
·项目策划经验等。
1Z201122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
⑴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定义开发或建设的任务和意义。
⑵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天宇科技4] 如下:
·建设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项目建设目标论证与项目定义;
·项目结构分析;
·与项目决策有关的组织、管理和经济方面的论证与策划;
·与项目决策有关的技术方面的论证与策划;
·项目决策的风险分析等。
1Z201123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
⑴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定义如何组织开发或建设[天宇科技5] 。
⑵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如下:
·项目实施的环境和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项目目标的分析和再论证;
·项目实施的组织策划;
·项国实施的管理策划;
·项目实施的合同策划;
·项目实施的经济策划;
·项目实施的技术策划;
·项目实施的风险策划等。
1Z201130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Z201131风险和风险量的基本概念
⑴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⑵风险量指的是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若某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可能的损失程度和发生的概率都很大,则其风险量就很大,如图1Z201131中的风险区A。
概率AIS
损失量
风险区C
●
●
风险区D
风险区A
●
风险区B⑶若某事件经过风险评估,它处于风险区A,则应采取措施,降低其概率,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或采取措施降低其损失量,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风险区B和C的事件则应采取措施,使其移位至风险区D。
1Z201132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天宇科技6]
⑴组织风险
·设计人员和工程监理工程师的能力;
·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能力;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
·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等。
⑵经济与管理风险
·工程资金供应条件;
·合同风险;
·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
·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
·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信息安全控制计划等。
⑶工程环境风险
·自然灾害;
·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
·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等。
⑷技术风险
·工程设计文件;
·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物资;
·工程机械等。
1Z201133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⑴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
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⑵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
·风险辨识,分析存在哪些风险;
·风险分析,对各种风险衡量其风险量;
·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量;
·风险转移,如对难以控制的风险进行投保等。
·风险监控。
1Z202010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1Z202011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⑴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满足业主和施工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因此,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预测时,通常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施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成本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⑵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应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施工成本,它是该施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可以说,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⑶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4)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规定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5)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原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
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变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因素,二是内部的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作为项目经理,应该了解这些因素,但应将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重点放在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升降的内部因素上。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和比率法。
(6)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指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们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1Z202012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四个方面。
⑴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本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等。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⑵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实践中,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⑶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通过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预测,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由此可见,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成本管理要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合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合同措施从广义上理解,除了参加合同谈判、修订合同条款、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索赔问题、防止和处理好与业主和分包商之间的索赔之外,还应分析不同合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每一个合同作总体和具体分析等。
1Z202020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1Z20202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合同报价书、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人、料、机市场价格[z1] ;公司颁布的材料指导价格、公司内部机械台班价格、劳动力内部挂牌价格;周转设备内部租赁价格、摊销损耗标准[z2] ;己签订的工程合同、分包合同(或估价书);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1Z202022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如图1Z202022所示。
1Z202023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大中型的工程项目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而每个单项工程包括了多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构成,因此,首先要把项目总施工成本分解到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中,再进一步分解为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如图1Z202023所示。
1Z202024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编制按时间进度的施工成本计划,通常可利用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进一步扩充而得。即在建立网络图时,一方面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同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的合适的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在实践中,将工程项目分解为既能方便地表示时间,又能方便地表示施工成本支出计划的工作是不容易的,通常如果项目分解程度对时间控制合适的话,则对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可能分解过细,以至于不可能对每项工作确定其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反之亦然。因此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应在充分考虑进度控制对项目划分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确定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
以上三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践中,往往是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例如:将按子项目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与按施工成本构成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两种方法相结合,横向按施工成本构成分解,纵向按子项目分解,或相反。这种分解方法有助于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构成是否完整,有无重复计算或漏算;同时还有助于检查各项具体的施工成本支出的对象是否明确或落实,并且可以从数字上校核分解的结果有无错误。或者还可将按子项目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计划与按时间分解项目总施工成本计划结合起来,一般纵向按子项目分解,横向按时间分解。
1Z202030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索赔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
1Z202031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程序
合同中综合单价因工程量变更需调整时,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应按照下列办法确定:
⑴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的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⑵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1Z202032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⑴我国现行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如下:
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价格: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价格由承包商投标时提供,用于变更工程,容易被业主、承包商及监理工程师所接受,从合同意义上讲也是比较公平的。
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或价格有几种情况:一是直接套用,即从工程量清单上直接拿来使用;二是间接套用,即依据工程量清单,通过换算后采用;三是部分套用,即依据工程量清单,取其价格中的某一部分使用。
【例1Z202032】某合同钻孔桩的工程情况是,直径为1.0m的共计长1501m;直径为1.2m的共计长8178m;直径为1. 3m的共计长2017m。原合同规定选择直径为1.0m的钻孔桩做静载破坏试验。显然,如果选择直径为1.2m的钻孔桩做静载破坏试验对工程更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决定变更;但在原工程量清单中仅有直径为1.0m静载破坏试验的价格,没有直接或其他可套用的价格供参考。经过认真分析,监理工程师认为,钻孔桩做静载破坏试验的费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试验费用,另一部分为桩本身的费用,而试验方法及设备并未因试验桩直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可认为试验费用没有增减,费用的增减主要由钻孔桩直径变化而引起的桩本身的费用的变化。直径为1.2m的普通钻孔桩的单价在工程量清单中就可以找到,且地理位置和施工条件相近。园此,采用直径为1.2m的钻孔桩做静载破坏试验的费用为:直径为1.0m静载破坏试验费十直径为1.2m的钻孔桩的清单价格。
·协商单价和价格:协商单价和价格是基于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或者有但不合适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例如:某合同路堤土方工程完成后,发现原设计在排水方面考虑不周,为此业主同意在适当位置增设排水管涵。在工程量清单上有100多道类似管涵,但承包商却拒绝直接从中选择适合的作为参考依据。理由是变更设计提出时间较晚,其土方已经完成并准备开始路面施工,新增工程不但打乱了其进度计划,而且二次开挖上方难度较大,特别是重新开挖用石灰土处理过的路堤,与开挖天然表上不能等同。监理工程师认为承包商的意见可以接受,不宜直接套用清单中的管涵价格。经与承包商协商,决定采用工程量清单上的几何尺寸、地理位置等条件相近的管涵价格作为新增工程的基本单价,但对其中的“土方开挖”一项在原报价基础上按某个系数予以适当提高,提高的费用叠加在基本单价上,构成新增工程价格。
⑵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工程变更的估价
工程师应通过FIDIC(1999年第一版)第12.1款和第12.2款商定或确定的测量方法和适宜的费率和价格,对各项工作的内容进行估价,再按照FIDIC第3.5款,商定或确定合同价格。
各项工作内容的适宜费率或价格,应为合同对此类工作内容规定的费率或价格,如合同中无某项内容,应取类似工作的费率或价格。但在以下情况下,宜对有关工作内容采用新的费率或价格。
第一种情况:
进入如果此项工作实际测量的工程量比工程量表或其他报表中规定的工程量的变动大于10%;
·工程量的变化与该项工作规定的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的0.01%;
·由此工程量的变化直接造成该项工作单位成本的变动超过1%;
·这项工作不是合同中规定的“固定费率项目”。
第二种情况。
·此工作是根据变更与调整的指示进行的;
·合同没有规定此项工作的费率或价格;
·由于该项工作与合同中的任何工作没有类似的性质或不在类似的条件下进行,故没有一个规定的费率或价格适用。
每种新的费率或价格应考虑以上描述的有关事项对合同中相关费率或价格加以合理调整后得出。如果没有相关的费率或价格可供推算新的费率或价格,应根据实施该工作的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润,并考虑其他相关事项后得出。
工程师应在商定或确定适宜费率或价格前,确定用于期中付款证书的临时费率或价格。
1Z202033索赔费用的组成
索赔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工程款的计价内容相似。按我国现行规定(参见建标[2003]206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安工程合同价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我国的这种规定,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还不完全一致。按国际惯例,建安工程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间接费包括现场管理费、保险费、利息等。一般承包商可索赔的具体费用内容如图1Z202033所示。
从原则上说,承包商有索赔权利的工程成本增加,都是可以索赔的费用。但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索赔的具体费用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哪些内容可索赔,要按照各项费用的特点、条件进行分析论证。现概述如下。
⑴人工费 人工费包括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质的津贴、加班费、奖金以及法定的安全福利等费用。对于索赔费用中的人工费部分而言,人工费是指完成合同之外的额外工作所花费的人工费用;由于非承包商责任的工效降低所增加的人工费用;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加班劳动;法定人工费增长以及非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人员窝工费和工资上涨费等。
⑵材料费 材料费的索赔包括:由于索赔事项材料实际用量超过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费;由于客观原因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非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和超期储存费用。材料费中应包括运输费,仓储费,以及合理的损耗费用。如果由于承包商管理不善,造成材料损坏失效,则不能列入索赔计价。承包商应该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记录建筑材料的进货日期和价格,建立领料耗用制度,以便索赔时能准确地分离出索赔事项所引起的材料额外耗用量。为了证明材料单价的上涨,承包商应提供可靠的订货单、采购单,或官方公布的材料价格调整指数。
⑶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索赔包括:由于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非承包商责任工效降低增加的机械使用费;由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原因导致机械停工的窝工费。窝工费的计算,如系租赁设备,一般按实际租金和调进调出费的分摊计算;如系承包商自有设备,一般按台班折旧费计算,而不能按台班费计算,因台班费中包括了设备使用费。
⑷分包费用 分包费用索赔指的是分包商的索赔费,一般也包括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的索赔。分包商的索赔应如数列入总承包商的索赔款总额以内。
⑸现场管理费 索赔款中的现场管理费是指承包商完成额外工程、索赔事项工作以及工期延长期间的现场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通讯、交通费等。
⑹利息 在索赔款额的计算中,经常包括利息。利息的索赔通常发生于下列情况:拖期付款的利息;由于工程变更和工程延期增加投资的利息;索赔款的利息;错误扣款的利息。至于具体利率应是多少,在实践中可采用不同的标准,主要有这样几种规定:
·按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
·按当时的银行透支利率;
·按合同双方协议的利率;
·按中央银行贴现率加三个百分点。
⑺总部(企业)管理费 索赔款中的总部管理费主要指的是工程延期期间所增加的管理费。包括总部职工工资、办公大楼、办公用品、财务管理、通讯设施以及总部领导人员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等开支。这项索赔款的计算,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国际工程施工索赔中总部管理费的计算有以下几种:
·按照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的比例(3%~8%)计算:
总部管理费=合同中总部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费索赔款额等)
(1Z202033-1)
·按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计算:
总部管理费=公司管理费比率(%)×(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费索赔款额等)
(1Z202033-2)
·以工程延期的总天数为基础,计算总部管理费的索赔额,计算步骤如下:
(1Z202033-3)
(1Z202033-4)
索赔的总部管理费=该工程的每日管理费×工程延期的天数 (1Z202033-5)
⑻ 利润 一般来说,由于工程范围的变更、文件有缺陷或技术性错误、业主未能提供现场等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以列入利润。但对于工程暂停的索赔,由于利润通常是包括在每项实施工程内容的价格之内的,而延长工期并未影响削减某些项目的实施,也未导致利润减少。所以,一般监理工程师很难同意在工程暂停的费用索赔中加进利润损失。
索赔利润的款额计算通常是与原报价单中的利润百分率保持一致。
IZ202034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有: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
(1) 实际费用法
实际费用法是计算工程索赔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原则是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
用实际费用法计算时,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即是承包商应得的索赔金额。由于实际费用法所依据的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记录或单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系统而准确地积累记录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 总费用法
总费用法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实际总费用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即为索赔金额,即:
索赔金额=实际总费用-投标报价估算总费用 (1Z202034-1)
不少人对采用该方法计算索赔费用持批评态度,因为实际发生的总费用中可能包括了承包商的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善而增加的费用;同时投标报价估算的总费用也可能为了中标而过低。所以这种方法只有在难以采用实际费用法时才应用。
(3) 修正的总费用法
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合理。修正的内容如下: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而不是整个施工期;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而不是计算该时段内所有施工工作所受的损失;与该项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中;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按受影响时段内该项工作的实际单价进行核算,乘以实际完成的该项工作的工程量,得出调整后的报价费用。
按修正后的总费用计算索赔金额的公式如下:
索赔金额=某项工作调整后的实际总费用-该项工作的报价费用 (1Z202034-2)
修正的总费用法与总费用法相比,有了实质性的改进,它的准确程度已接近于实际费用法。
【例1Z202034】[z1] 某高速公路由于业主高架桥修改设计,监理工程师下令承包商工程暂停一个月。试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可索赔哪些费用?
解:可索赔如下费用:
①人工费:对于不可辞退的工人,索赔人工窝工费,应按人工工日成本计算;对于可以辞退的工人,可索赔人工上涨费。
②材料费:可索赔超期储存费用或材料价格上涨费。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可索赔机械窝工费或机械台班上涨费。自有机械窝工费一般按台班折旧费索赔;租赁机械一般按实际租金和调进调出的分摊费计算。
④分包费用:指由于工程暂停分包商向总包索赔的费用。总包向业主索赔应包括分包商向总包索赔的费用。
⑤现场管理费:由于全面停工,可索赔增加的工地管理费。可按日计算,也可按直接成本的百分比计算。
⑥保险费:可索赔延期一个月的保险费。按保险公司保险费率计算。
⑦保函手续费:可索赔延期一个月的保函手续费。按银行规定的保函手续费率计算。
⑧利息:可索赔延期一个月增加的利息支出。按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
⑨ 总部管理费:由于全面停工,可索赔延期增加的总部管理费。可按总部规定的百分比计算。如果工程只是部分停工,监理工程师可能不同意总部管理费的索赔。
1Z202035工程结算的方法
⑴承包工程价款的主要结算方式
承包工程价款结算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
·按月结算 即先预付部分工程款,在施工过程中按月结算工程进度款,竣工后进行竣工结算。
·竣工后一次结算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全部建筑安装工程建设期在12个月以内,或者工程承包合同价值在100万元以下的,可以实行工程价款每月月中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
·分段结算 即当年开工,当年不能竣工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按照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分段结算可以按月预支工程款[z2] 。
·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和分段结算的工程,当年结算的工程款应与分年度的工作量一致,年终不另清算。
⑵工程预付款
工程预付款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订立后由发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正式开工前预先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它是施工准备和所需要材料、结构件等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内习惯上又称为预付备料款。工程预付款的具体事宜由承发包双方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工程款、建设工期和包工包料情况在合同中约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对有关工程预付款作了如下约定:“实行工程预付款的,双方应当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发包人向承包人预付工程款的时间和数额,开工后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逐次扣回。预付时间应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包人在约定预付时间7天后向发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发包人收到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预付,承包人可在发出通知后7天停止施工,发包人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贷款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
工程预付款额度,各地区、各部门的规定不完全相同,主要是保证施工所需材料和构件的正常储备。一般是根据施工工期、建安工作量、主要材料和构件费用占建安工作量的比例以及材料储备周期等因素经测算来确定。发包人根据工程的特点、工期长短、市场行情、供求规律等因素,招标时在合同条件中约定工程预付款的百分比。
⑶工程预付款的扣回
发包人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其性质是预支。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拨付的工程进度款数额不断增加,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构件的用量逐渐减少,原已支付的预付款应以抵扣的方式予以陆续扣回。扣款的方法由发包人和承包人通过洽商用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可采用等比率或等额扣款的方式。也可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处理,如有些工程工期较短、造价较低,就无需分期扣还;有些工期较长,如跨年度工程,其备料款的占用时间很长,根据需要可以少扣或不扣。
(4)工程进度款
l)工程进度款的计算
工程进度款的计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工程量的计量[参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二是单价的计算方法。
单价的计算方法,主要根据由发包人和承包人事先约定的工程价格的计价方法决定。目前我国一般来讲,工程价格的计价方法可以分为工料单价和综合单价两种方法。二者在选择时,既可采取可调价格的方式[z3] ,即工程价格在实施期间可随价格变化而调整,也可采取固定价格的方式,即工程价格在实施期间不因价格变化而调整,在工程价格中已考虑价格风险因素并在合同中明确了固定价格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工程价格的计价方法 可调工料单价法将人工、材料、机械再配上预算价作为直接成本单价[z4] ,其他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税金分别计算;因为价格是可调的,其人工、材料等费用在竣工结算时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竣工调价系数或按主材计算差价[z5] 或主材用抽料法计算,次要材料按系数计算差价而进行调整;固定综合单价法是包含了风险费用在内的全费用单价,故不受时间价值的影响。由于两种计价方法的不同,因此工程进度款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工程进度款的计算当采用可调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进度款时,在确定已完工程量后,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工程进度款:
根据已完工程量的项目名称、分项编号、单价得出合价;
将本月所完全部项目合价相加,得出直接工程费小计;
按规定计算措施费、间接费、利润;
按规定计算主材差价或差价系数;
按规定计算税金;
累计本月应收工程进度款。
用固定综合单价[z6] 法计算工程进度款比用可调工料单价法更方便、省事,工程量得到确认后,只要将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相乘得出合价,再累加即可完成本月工程进度款的计算工作。
2)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一般按当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竣工后办理竣工结算。
(5)竣工结算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双方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合同价款及专用条款约定的合同价款调整内容,进行工程竣工结算。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报送的竣工结算报表并与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后,签发竣工结算文件和最终的工程款支付证书。
(6)建安工程价款的动态结算
建安工程价款的动态结算就是要把各种动态因素渗透到结算过程中,使结算大体能反映实际的消耗费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动态结算办法。
1)按实际价格结算法[z7]
2)按主材计算价差
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列出需要调整价差的主要材料表及其基期价格(一般采用当时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信息价或结算价),工程竣工结算时按竣工当时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材料信息价或结算价,与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基期价比较计算材料差价。
3)竣工调价系数法
按工程价格管理机构公布的竣工调价系数及调价计算方法计算差价。
4)调值公式法(又称动态结算公式法)
即在发包方和承包方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调值公式。
价格调整的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其程序是:
首先,确定计算物价指数的品种,一般他说,品种不宜大多,只确立那些对项目投资影响较大的因素,如设备、水泥、钢材、木材和工资等。这样便于计算。
其次,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二是合同价格条款中,应写明经双方商定的调整因素,在签订合同时要写明考核几种物价波动到何种程度才进行调整。一般都在±10%左右。二是考核的地点和时点:地点一般在工程所在地,或指定的某地市场价格;时点指的是某月某日的市场价格。这里要确定两个时点价格[z8] ,即基准日期的市场价格(基础价格)和与特定付款证书有关的期间最后一天的49天前的时点价格。这两个时点就是计算调值的依据。
第三,确定各成本要素的系数和固定系数,各成本要素的系数要根据各成本要素对总造
价的影响程度而定。各成本要素系数之和加上固定系数应该等于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价格调值公式: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价格调值公式包括固定部分、材料部分和人工部分三项。但因建筑安装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增大,公式也变得更长更复杂。典型的材料成本要素有钢筋、水泥、木材、钢构件、沥青制品等,同样,人工可包括普通工和技术工。调值公式一般为:
(1Z202035)
式中 P——调值后合同价款或工程实际结算款;
P0——合同价款中工程预算进度款;
a0——固定要素,代表合同支付中不能调整的部分;
a1 、a2、a3、a4——代表有关成本要素(如:人工费用、钢材费用、水泥费用、运输费等)在合同总价中所占的比重a0+a1+a2+a3+a4=1;
A0、B0、C0、D0——基准日期与a1 、a2、a3、a4对应的各项费用的基期价格指数或价格;
A、B、C、D——与特定付款证书有关的期间最后一天的49天前与a1 、a2、a3、a4对应的各成本要素的现行价格指数或价格。
各部分成本的比重系数在许多标书中要求承包方在投标时即提出,并在价格分析中予以论证。但也有的是由发包方在标书中规定一个允许范围,由投标人在此范围内选定。
1Z202040掌握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1Z202041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包括以下内容。
⑴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⑵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⑶进度报告
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以及实际收到工程款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此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并在事态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⑷工程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是很难避免的。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当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己发生工程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以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文本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1Z202042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z1] 如下。
·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
·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施工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
·纠偏:当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成本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检查:它是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
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1Z202043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偏差分析法[z2] 。
⑴偏差的概念
在施工成本控制中,把施工成本的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异叫做施工成本偏差,即:
施工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 (1Z202043-1)
式中 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位成本 (1Z202043-2)
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1Z202043-3)
结果为正表示施工成本超支,结果为负表示施工成本节约,但是,必须特别指出,进度偏差对施工成本偏差分析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如果不加考虑就不能正确反映施工成本偏差的实际情况。如:某一阶段的施工成本超支,可能是由于进度超前导致的,也可能由于物价上涨导致。所以,必须引入进度偏差的概念。
进度偏差(Ⅰ)=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1Z202043-4)
为了与施工成本偏差联系起来,进度偏差也可表示为:
进度偏差(Ⅱ)=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z3] (1Z202043-5)
所谓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是指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施工成本,即:
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拟完工程量(计划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1Z202043-6)
进度偏差为正值,表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值表示工期提前。用公式(1Z202043-5)来表示进度偏差,其思路是可以接受的,而表达并不十分严格,在实际应用时,为了便于工期调整,还需将用施工成本差额表示的进度偏差转换为所需要的时间。
⑵偏差分析的方法
偏差分析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1)横道图法
用横道图法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和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横道的长度与其金额成正比例。见图1Z202043-1。
横道图法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等优点,它能够准确表达出施工成本的绝对偏差,而且能一眼感受到偏差的严重性,但这种方法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的较高管理层应用。
2)表格法
表格法是进行偏差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项目编号、名称、各施工成本参数以及施工成本偏差数综合归纳入一张表格中,并且直接在表格中进行比较。由于各偏差参数都在表中列出,使得施工成本管理者能够综合地了解并处理这些数据。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具有如下优点:
·灵活、适用性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表格,进行增减项;
·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偏差分析所需的资料,从而有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人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控制;
·表格处理可惜助于计算机,从而节约大量数据处理所需的人力,并大大提高速度。
图1Z2020431横道图法的施工成本偏差分析
表1Z202043是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的例子。
施工成本偏差分析表 表1Z202043
3)曲线法[z4]
曲线法是用施工成本累计曲线(S形曲线)来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的一种方法。见图1Z202043-2。其中a表示施工成本实际值曲线,p表示施工成本计划值曲线,两条曲线之间的竖向距离表示施工成本偏差。
在用曲线法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时,首先要确定施工成本计划值曲线,施工成本计划值曲线是与确定的进度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应考虑实际进度的影响,应当引入三条施工成本参数曲线,用p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曲线C,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曲线心和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曲线p(见图1Z202043-3)。图中曲线a与曲线b的竖向距离表示施工成本偏差,曲线b与曲线p的水平距离表示进度偏差:图1Z202043-3反映的偏差为累计偏差。用曲线法进行偏差分析同样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但这种方法很难直接用于定量分析,只能对定量分析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1Z202044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⑴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有组织有系统的方法,来记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然后据以提出一些用货币来反映的有关各种综合性经济指标的数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至于其他指标,会计核算的记录中也是可以有所反映的,但在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不用会计核算来反映。由于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⑵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如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登记,质量登记,工效、定额计算登记,物资消耗定额记录,测试记录等等。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或尚在构思中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它的特点是,对个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只是记载单一的事项,最多是略有整理或稍加归类,不求提供综合性、总括性指标。核算范围不太固定,方法也很灵活,不像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那样有一套特定的系统的方法。例如各种技术措施、新工艺等项目,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可以对准备采取措施的项目进行核算和审查,看是否有效果,值不值得采纳,随时都可以进行。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⑶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它的计量尺度比会计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它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等特有的方法,不仅能提供绝对数指标,还能提供相对数和平均数指标,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确定变动速度,可以预测发展的趋势。统计除了主要研究大量的经济现象以外,也很重视个别先进事例与典型事例的研究。有时,为了使研究的对象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还把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或次要的枝节问题予以剔除;为了对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一定要求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做出完整、全面、时序的反映。
1Z202045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⑴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基本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
·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数与目标数的差异;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3)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相关比率法 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例如: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关系又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资支出完成最大的产值。因此,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说明问题。
·构成比率法 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即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动态比率法 动态比率法,就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动态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⑵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四种)
所谓综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种生产要素,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成本费用,如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竣工成本等。由于这些成本都是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而逐步形成的,与生产经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上述成本的分析工作,无疑将促进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l)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z1] ”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依据)是: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特别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费用微不足道的零星工程。但是,对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z2] 则必须进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通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系统分析,可以基本上了解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表的格式见表1Z202045。
2)月(季)度成本分析[z3]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对于具有一次性特点的施工项目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月(季)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按照成本目标指定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
·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人工费、机械费和间接费等项目大幅度超支,就应该对这些费用的收支配比关系认真研究,并采取对应的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如果是属于预算定额规定的“政策性”亏损,则应从控制支出着手,把超支额压缩到最低限度。
·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伪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3)年度成本分析[z4]
企业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而项目成本则以项目的寿命周期为结算期,要求从开工、竣工到保修期结束连续计算,最后结算出成本总量及其盈亏。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除进行月(季)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汇编年度成本报表的需要,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因为通过年度成本的综合分析,可以总结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从而可对项目成本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而且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即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营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施工项目只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单位工程),就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竣工成本资料作为成本分析的依据。
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竣工成本分析;
·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1Z203000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1Z20301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以及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1Z20301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⑴正如1Z201011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多种类型,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都有进度控制的任务,但是,其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是不相同的。
⑵正如1Z201061所述,建设项目是在动态条件下实施的,因此进度控制也就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
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必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也就是随着项目的进展,进度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
·进度目标分析和论证的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如果经过科学的论证,目标不可能实现,则必须调整目标。
·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包括定期跟踪检查所编制的进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若其执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并视必要调整进度计划。
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1Z20301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⑴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包括控制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施工进度、物资采购工作进度,以及项目动用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
⑵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这是设计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另外,设计方应尽可能使设计工作的进度与招标、施工和物资采购等工作进度相协调。
在国际上,设计进度计划主要是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包括有关的说明)的出图计划,在出图计划中标明每张图纸的出图日期。
⑶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这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在进度计划编制方面,施工方应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施性施工的进度计划,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年度、季度、月度和旬)的施工计划等。
⑷供货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控制供货进度,这是供货方履行合同的义务。供货进度计划应包括供货的所有环节,如采购、加工制造、运输等。
1Z20301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⑴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它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由于各种进度计划编制所需要的必要资料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园此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步形成的,图1Z203013是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示例,这个计划系统有4个计划层次。
⑵根据项目进度控制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用途,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可以构建多个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如:
·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深度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功能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周期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⑶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总进度规划(计划);
·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
·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⑷由不同功能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
·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
·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计划等。
⑸由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设计进度计划;
·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
·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等。
⑹由不同周期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5年建设进度计划;
·年度、季度、月度和旬计划等。
⑺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进度计划或各子系统进度计划编制和调整时必须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协调,如:
·总进度规划(计划)、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与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与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设计方编制的进度计划、施工和设备安装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与采购和供货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等。
1Z20302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Z203021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横道图进度计划法是传统的进度计划方法(其编制方法此略),横道图计划表中的进度线(横道)与时间坐标相对应,这种表达方式较直观,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
但是,横道图进度计划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工序(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
·适用于手工编制计划;
·没有通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计划的关键工作、关键路线与时差;
·计划调整只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其工作量较大;
·难以适应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1Z203022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⑴我国《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推荐的常用的工程网络计划类型包括:
·双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注:网络计划基本概念
一、网络图和工作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一个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任务。网络图中的工作是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工作可以是单位工程;也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一个施工过程也可以作为一项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完成一项工作既需要消耗时间,也需要消耗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资源。但也有一些工作只消耗时间而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过程和墙面抹灰后的干燥过程等。网络图有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种。双代号网络图又称箭线式网络图,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同时,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或结束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状态。单代号网络图又称节点式网络图,它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图中工作的表示方法如图3-1和图3-2所示。
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必须有惟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不重复出现的箭尾、箭头节点编号。因此,一项工作的名称可以用其箭尾和箭头节点编号来表示。而在单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必须有惟一的一个节点及相应的一个代号,该工作的名称可以用其节点编号来表示。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时存在虚箭线,虚箭线不代表实际工作,我们称之为虚工作。虚工作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虚工作主要用来表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有时为了避免两项同时开始、同时进行的工作具有相同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也需要用虚工作加以区分。
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虚拟工作只能出现在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或终点节点处。
二、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是工作之间先后顺序关系——逻辑关系的组成部分。
(一)工艺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工艺关系。如图3-3所示,支模1——扎筋1——混凝土1为工艺关系。
(二)组织关系
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如图3-3所示,支模1——支模2;扎筋1——扎筋2等为组织关系。
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
(一)紧前工作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工作而言,紧排在该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前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与其紧前工作之间可能有虚工作存在。
(二)紧后工作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工作而言,紧排在该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后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也可能有虚工作存在。
(三)平行工作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工作而言,可以与该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即为该工作的平行工作。
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及平行工作是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具体表现,只要能根据工作之间的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明确其紧前或紧后关系,即可据此绘出网络图。它是正确绘制网络图的前提条件。
四、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
(一)先行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起点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先行工作。
(二)后续工作
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该工作之后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网络图最后一个节点(终点节点)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后续工作。
五、线路、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一)线路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线路既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表示,也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工作名称来表示。
(二)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在关键线路法(CPM)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
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
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在网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提前或拖后,均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因此,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⑵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如图1Z203022-1所示。
⑶单代号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如图1Z203022-2所示。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双代号网络图一样,应正确反映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⑷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如图1Z203022-3 所示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应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有时差。
⑸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是前后工作之间有多种逻辑关系的肯定型网络计划,如图1Z203022-4所示。
前后工作之间的多种逻辑关系包括:
· STSi-j——i、j两项工作开始到开始的时距;
· FTFi-j——i、j两项工作完成到完成的时距;
· STFi-j——i、j两项工作开始到完成的时距;
· FTSi-j——i、j两项工作完成到开始的时距。
搭接关系的种类及表达方式
在搭接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是由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不同时距决定的。所谓时距,就是在搭接网络计划中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差值。
A.结束到开始(FTS)的搭接关系
从结束到开始的搭接关系如下图3-49(a)所示,这种搭接关系在网络计划中的表达方式如图3-49(b)所示。
例如在修堤坝时,一定要等土堤自然沉降后才能修护坡,筑土堤与修护坡之间的等待时间就是FTS时距。
当FTS时距为零时,就说明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紧密衔接。当网络计划中所有相邻工作只有FTS一种搭接关系且其时距均为零时,整个搭接网络计划就成为前述的单代号网络计划。
B.开始到开始(STS)的搭接关系
从开始到开始的搭接关系如图3-50(a)所示,这种搭接关系在网络计划中的表达方式如图3-50(b)所示。
例如在道路工程中,当路基铺设工作开始一段时间为路面浇筑工作创造一定条件之后,路面浇筑工作即可开始,路基铺设工作的开始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开始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STS时距。
C.结束到结束(FTF)的搭接关系
从结束到结束的搭接关系如图3-51(a)所示,这种搭接关系在网络计划中的表达方式如图3-51(b)所示。
例如在前述道路工程中,如果路基铺设工作的进展速度小于路面浇筑工作的进展速度时,须考虑为路面浇筑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面。否则,路面浇筑工作就将因没有工作面而无法进行。路基铺设工作的完成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FTF时距。
D.开始到结束(STF)的搭接关系
从开始到结束的搭接关系如图3-52(a)所示,这种搭接关系在网络计划中的表达方式如下图3-52(b)所示。
E.混合搭接关系
在搭接网络计划中,除上述四种基本搭接关系外,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有时还会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基本搭接关系,称之为混合搭接关系。
⑹国际上,工程网络计划有许多名称,如CPM、PERT、CPA、MPM等。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工程网络计划按工作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
· 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
· 非肯定问题的网络计划;
· 随机网络计划等。
2)工程网络计划按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方法划分为:
·事件网络——以节点表示事件的网络计划;
·工作网络
以箭线表示工作的网络计划(我国JGJ/T 121-99称为双代号网络计划);
以节点表示工作的网络计划(我国JGJ/T 121-99称为单代号网络计划)。
3)工程网络计划按计划平面的个数划分为:
·单平面网络计划;
·多平面网络计划(多阶网络计划,分级网络计划)。
⑺美国较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欧洲则较多使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1Z203023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
⑴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有关时间参数
主要包括:
·Di-j 工作i-j的持续时间;
·ESi-j 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EFi-j 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LFi-j 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LSi-j 工作i-j的最迟开始时间;
·TFi-j 工作i-j的总时差;
·FFi-j 工作i-j的自由时差。
⑵单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的有关时间参数
主要包括:
·Di 工作i的持续时间;
·Ei 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
·EFi 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
·LFi 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间;
·LSi 工作i的最迟开始时间;
●TFi 工作i的总时差;
●FFi 工作i的自由时差。
⑶以上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可参阅《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U/T121-99)。
⑷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计算示例[引自《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附录A]。
一项计划的工作及其逻辑关系、工作持续时间如表1Z203023所示。
某网络计划工作其逻辑关系及工作持续时间表 表1Z203023
工作 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 持续时间
A1 —— A2、B1 2
A2 A1 A3、B2 2
A3 A2 B3 2
B1 A1 B2、C1 3
B2 A2、B1 B3、C2 3
B3 A3、B2 D、C3 3
C1 B1 C2 2
C2 B2、C1 C3 4
C3 B3、C2 E、F 2
D B3 G 2
E C3 G 1
F C3 I 2
G D、E H、I 4
H G —— 3
I F、G —— 3
该网络计划图及计算结果如图1Z203023-1、1Z203023-2和1Z203023-3所示。
⑸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计算示例[引自《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附录B],
②当未规定要求工期时,可令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即:
Tp=Tc (3-2)
(二)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
除工作持续时间外,网络计划中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是: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1.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分别用ESi—j和EF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分别用ESi和EFi表示。
2.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用LFi—j和LS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用LFi和LSi表示。
3.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总时差用TF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总时差用TFi表示。
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自由时差用FF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自由时差用FFi表示。
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工作的自由时差是该工作可以自由使用的时间。但是,如果利用某项工作的总时差,则有可能使该工作后续工作的总时差减小。
(三)节点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1.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节点i的最早时间用ETi表示。
2,节点最迟时间
节点最迟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节点j的最迟时间用LTj表示。
(四)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值。工作i与工作j之间的时间间隔用LAGi-j表示。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下面分别说明。
(一)按工作计算法
所谓按工作计算法,就是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这些时间参数包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此外,还应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为了简化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中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都应以时间单位的终了时刻为标准。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终了(下班)时刻开始,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第5天完成即是指第5天终了(下班)时刻完成。
下面是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的过程。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当未规定其最早开始时间时,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可利用公式(3-3)进行计算:
EFi-J=ESi-j+Di—j 公式(3-3)
(3)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确定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应按公式(3-1)或公式(3-2)确定。
3.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LFi—n=Tp (3-6)
(2)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可利用公式(3-7)进行计算:
LSi-j=LFi-j-Di-j (3-7)
(3)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4.计算工作的总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
5.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
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
6,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特别地,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找出关键工作之后,将这些关键工作首尾相连,便构成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的通路,位于该通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最大,这条通路就是关键线路。在关键线路上可能有虚工作存在。
关键线路一般用粗箭线或双线箭线标出,也可以用彩色箭线标出。关键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应等于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这一特点也是判别关键线路是否正确的准则。
在上述计算过程中,是将每项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均标注在图中,故称为六时标注法。为使网络计划的图面更加简洁,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除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外,通常只需标注两个最基本的时间参数——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即可,而工作的其他四个时间参数(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可根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导出。这种方法称为二时标注法,
如图3-21所示。
(二)按节点计算法
所谓按节点计算法,就是先计算网络计划中各个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然后再据此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和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下面是按节点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的过程。
1.计算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1)计算节点的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网络计划起点节点,如未规定最早时间时,其值等于零。
②其他节点的最早时间应按公式(3-12)进行计算:
ETj=max{ETi+Di-j} (3-12)
③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最早时间,即:
Tc=ETn (3-13)
ETn——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的最早时间。
(2)确定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应按公式(3-1)或公式(3-2)确定。
计划工期应标注在终点节点的右上方。
(3)计算节点的最迟时间
节点最迟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即;
LTn=Tp (3-15)
②其他节点的最迟时间应按公式(3-16)进行计算:
LTi=min{LTj-Di-j} (3-16)
2.根据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判定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
(1)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3)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即:
LFi-j=LTj (3-19)
(4)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即:
LSi-j=LTj-Di-j (3-20)
(5)工作的总时差可根据公式(3-9)、公式(3-19)和公式(3-18)得到:
TFi-j=LFi-j-EFi-j
=LTj-(ETi+Di-j)
=LTj-ETi-Di-j (3-21)
由公式(3-21)可知,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所得差值再减其持续时间。
(6)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减去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所得差值再减其持续时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工作与其各紧后工作之间存在虚工作时,其中的ETj应为本工作紧后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而不是本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
3.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必为关键节点,但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关键节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的差值最小。特别地,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关键节点必然处在关键线路上,但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
当利用关键节点判别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时,还要满足下列判别式:
ETi+Di-j=ETj
或 LTi+Di-j=LTj
如果两个关键节点之间的工作符合上述判别式,则该工作必然为关键工作,它应该在关键线路上。否则,该工作就不是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也就不会从此处通过。
4.关键节点的特性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具有以下一些特性,掌握好这些特性,有助于确定工作的时间参数。
(1)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2)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必然相等。
(3)当两个关键节点间有多项工作,且工作间的非关键节点无其他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时,则两个关键节点间各项工作的总时差均相等。在这些工作中,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的节点的工作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余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零。
(4)当两个关键节点间有多项工作,且工作间的非关键节点有外向箭线而无其他内向箭线时,则两个关键节点间各项工作的总时差不一定相等。在这些工作中,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的节点的工作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余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零。
(三)标号法
标号法是—种快速寻求网络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的方法。它利用按节点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网络计划中的每—个节点进行标号,然后利用标号值确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
下面是标号法的计算过程。
(1)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的标号值为零。
(2)其他节点的标号值应根据公式(3-25)按节点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进行计算:
bj=max{bi+Di-j} (3-25)
当计算出节点的标号值后,应该用其标号值及其源节点对该节点进行双标号。所谓源节点,就是用来确定本节点标号值的节点。如果源节点有多个,应将所有源节点标出。
(3)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就是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标号值。
(4)关键线路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源节点确定。
三、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单代号网络计划与双代号网络计划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则完全一样。
下面是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过程。
(一)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按节点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其计算步骤如下:
(1)网络计划起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未规定时取值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应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3)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其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二)计算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
(三)确定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仍按公式(3-1)或公式(3-2)确定。
(四)计算工作的总时差
工作总时差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节点编号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
(1)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所代表的工作的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计算工期之差。
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该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2)其他工作的总时差应等于本工作与其各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加该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五)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
(1)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所代表的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2)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六)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根据总时差计算
(1)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
(2)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总时差之和。
2、根据计划工期计算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节点编号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进行。
(1)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所代表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2)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3)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各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七)确定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1)利用关键工作确定关键线路
如前所述,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将这些关键工作相连,并保证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而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2)利用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关键线路
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以用粗箭线或双箭线标出,也可以用彩色箭线标出。
四、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与前述单代号网络计划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现说明其计算方法。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
(1)由于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的起点节点一般都代表虚拟工作,故其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均为零,即:
ESs=EFs=0
(2)凡是与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相联系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即:
ES1=0
(3)凡是与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相联系的工作,其最早完成时间应等于其最早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之和。
(4)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应根据时距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相邻时距为FTS时,
ESj=EFi+FTSi,j (3-45)
②相邻时距为STS时,
ESj=ESi+STSi,j (3-46)
③相邻时距为FTF时,
EFj=EFi+FTFi,j (3-47)
④相邻时距为STF时,
EFj=ESi+STFi,j (3-48)
EFj=ESj+Dj (3-49)
ESj=EFj—Dj (3-50)
(5)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按理应等于该工作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由于在搭接网络计划中,终点节点一般都表示虚拟工作(其持续时间为零),故其最早完成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相等,且一般为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但是,由于在搭接网络计划中,决定工期的工作不一定是最后进行的工作,因此,在用上述方法完成计算之后,还应检查网络计划中其他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否超过已算出的计算工期。如其他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超过已算出的计算工期应由其它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决定的。同时,应将该工作与虚拟工作(终点节点)用虚箭线相连
2.计算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3.计算工作的时差
搭接网络计划同前述简单的网络计划一样,其工作的时差也有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两种。
(1)工作的总时差
搭接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总时差可以利用公式(3-30)和公式(3-31)计算。TFn=Tp-Tc (3-30)
TFi=min{LAGi,j+TFj} (3-31)
但在计算出总时差后,需要根据公式(3-34)LFi=EFi+TFi判别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否超出计划工期。
(2)工作的自由时差
搭接网络计划中工作的自由时差可以利用公式(3-32)和公式(3-33)计算。
FFn = Tp-EFn (3-32)
FFi=min{LAGi,j} (3-33)
4.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可以利用公式(3-34)和公式(3-35)计算。
LFi=EFi+TFi (3-34)
LSi=ESi+TFi (3-35)
5.确定关键线路
同前述简单的单代号网络计划一样,可以利用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判定关键线路。即从搭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即为关键工作,关键工作的总时差最小。
1Z203024 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的概念
(1)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2)关键路线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3)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计划工期时,可设法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计划工期要求。在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宜考虑下述因素:
· 缩短持续时间而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工作;
· 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 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等。
1Z203025时差的概念
(1)总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自由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三、例题讲解
例题.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
A。均为5 B.分别为6和5 C.均为6 D.分别为11和6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六时法计算方法
1、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所以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28,33]=28
2、工作M的总时差为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28-(15+7)=6
3、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工作M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27-22;30-22]=5。
例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该计划表明( )。
A.所有节点均为关键节点
B.所有工作均为关键工作
C.计算工期为15天且关键线路有两条
D.工作1—3与工作1——4的总时差相等
E。工作2——7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
答案:ACE。
分析:因为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所以选项A对;
找出关键线路:有两条:1-2-3-4-5-6-8和1-2-3-4-5-7-8,虽然节点均为关键节点,除两条关键线路以外的线路,就不是关键工作,所以选项B错。
从图上可以看出,工期为15天。所以选项C对。
工作1-3的总时差为2,工作1-4的总时差为1,所以选项D错。
工作2-7的完成节点为关键节点,所以其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例题.在下图所示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所提供的正确信息有( )。
A.计算工期为14天 B.工作A、D、F为关键工作
C.工作D的总时差为3天 D.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2天
E.工作B的总时差为2天,自由时差为0天
F.工作C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2天
答案、A、B、F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时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在时标网络计划中,没有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故工作A、D、F、I为关键工作。工作B和工作E的总时差为1天,自由时差为0天。
图上画。)
例题.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0 B.分别为1和0 C.分别为2和0 D.均为4
答案:C。
分析:要先找出关键线路:CEI。A的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分别为G:4周,H:1周;I:0周。A的总时差为min[4+0;1+1;1+2]=2。A上无波形线,所以其自由时差为0。
例题.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执行到第4周末和第10周末时,检查其实际进度如下图前锋线所示,检查结果表明( )。
A.第4周末检查时工作B拖后1周,但不影响工期(是为拖后2周)
B.第4周末检查时工作A拖后1周,影响工期1周(A是关键工作)
C.第10周末检查时工作I提前1周,可使工期提前1周(还有一条关键线路:AEHK未提前)
D.第10周末检查时工作G拖后1周,但不影响工期(其总时差为2周)
E.在第5周到第10周内,工作F和工作I的实际进度正常(工作F不得而知,工作I明显超前,不正常)
答案:BD。
分析:先找关键线路:AEHK;AFIK;
例题.某工程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节点中下方数字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其中的关键工作为( )。
A.工作A、工作C和工作E B.工作B、工作D和工作F
C.工作C、工作E和工作F D.工作B、工作E和工作F
答案:B。
分析:对于这道题,要先根据已知条件,算出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算出工期,再根据标号法源节点法往前推,就能划出关键线路,或计算出时间间隔,根据定义找出关键线路。
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为:
A:ESA=O,EFA=6;
B:根据FTF=1,EFB=7,ESB=7-8=-1,显然不合理,为此,应建立一个虚工作S(起点节点)和工作B相连,ESB=O,EFB=8
C:根据STF=14,ESC=2,EFC=14
D:根据FTS=10,ESD=8+10=18,EFD=18+5=23;
E:首先根据FTF=6,ESE=20-7=13,EFE=14+6=20
其次根据STS=4,ESE=4,EFE=11,
所以取大值,ESE=13,EFE=20
F:根据STS=4 ESF=22,EFF=24
根据STF=6 ESA=19-4=15,EFA=13+6=19
所以取大值 ESF=22,EFF=24
工期为24,再根据标号法源节点法往前推,就能划出关键线路:SBDF。
第二种方法:
LAGA,B= EFB(=8)- EFA(=6)-1=1
LAGB,D= ESD(=18)- EFB(=8)-10=0
LAGD,F= ESF(=22)- ESD(=18)-4=0,因为B工作是和S虚工作相联的,所以SBDF是一条关键线路。
LAGB,E= ESE(=13)- ESB(=O)-4=9
LAGA,C= EFC(=14)- ESA(=O)-14=0
LAGC,E= EFE(=20)- EFC(=14)-6=0
LAGE,F= EFF(=24)- ESE(=13)-6=5
所以只有SBDF是关键线路。
这只是个解题思路,在考试时,可千万别这样写出计算过程,可直接在图上用铅笔在
1Z203024关健工作和关键路线的概念
⑴关键工作指的是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⑵关键路线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⑶当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计划工期时,可设法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计划工期要求。在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宜考虑下述因素:
·缩短持续时间而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工作;
·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等。
1Z203025时差的概念
⑴总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⑵自由时差指的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Z20303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
1Z20303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⑴正如1Z201032/⑴所述,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
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⑵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⑶正如1Z203011/⑵所述,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以及调整进度计划。
这些工作任务和相应的管理职能应在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中标示并落实。
⑷应编制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如:
·确定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组成;
·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和计划调整程序等。
⑸进度控制工作包含了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而会议是组织和协调的重要手段,应进行有关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以明确:
·会议的类型;
·各类会议的主持人及参加单位和人员;
·各类会议的召开时间;
·各类会议文件的整理、分发和确认等。
1Z20303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⑴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在理顺组织的前提下,科学和严谨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⑵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分别编制各种独立而互不联系的计划,形成不了计划系统;
·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只重视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及时地进行计划的动态调整;
·缺乏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合理的进度计划应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地缩短建设周期。
⑶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工程网络的计算可发现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也可知道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
⑷承发包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为了实现进度目标,应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以避免过多的合同交界面而影响工程的进展,工程物资的采购模式对进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对此应作比较分析。
⑸为实现进度目标,不但应进行进度控制,还应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量。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如:
·组织风险;
·管理风险;
·合同风险;
·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风险;
·技术风险等。
⑹重视信息技术(包括相应的软件、局域网、互联网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虽然信息技术对进度控制而言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它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处理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进度信息的交流和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1Z20303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⑴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
⑵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资源进度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需求计划,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时段所需要的资源。通过资源需求的分析,可发现所编制的进grl+划实现的可能性,若资源条件不具备,则应调整进度计划。资金需求计划也是工程融资的重要依据。
⑶资金供应条件包括可能的资金总供应量、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以及资金供应的时间。
⑷在工程预算中应考虑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的资金,其中包括为实现进度目标将要采取的经济激励措施所需要的费用
1Z203034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⑴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⑵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设计工作的前期,特别是在设计方案评审和选用时,应对设计技术与工程进度的关系作分析比较。在工程进度受阻时,应分析是否存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素,为实现进度目标有无设计变更的可能性。
⑶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有直接的影响,在决策其选用时,不仅应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还应考虑其对进度的影响。在工程进度受阻时,应分析是否存在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为实现进度目标有无改变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可能性。
1Z203040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1Z203041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
⑴建设工程项目的总进度目标指的是整个项目的进度目标,它是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对项目的目标进行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若采用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模式,协助业主进行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也是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控制前,首先应分析和论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若项目总进度目标不可能实现,则项目管理者应提出调整项目总进度目标的建议,提请项目决策者审议。
⑵在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包括:
·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
·设计工作进度;
·招标工作进度;
·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
·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
·工程物资采购工作进度;
·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等。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应分析和论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进度,及上述各项工作进展的相互关系。
⑶在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时,往往还不掌握比较详细的设计资料,也缺乏比较全面的有关工程发包的组织、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资料,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实施条件的资料。因此,总进度目标论证并不是单纯的总进度规划的编制工作,它涉及许多工程实施的条件分析和工程实施策划方面的问题。
⑷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
·总进度规划;
·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1Z203042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
⑴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如下: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项目结构分析;
·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项目的工作编码;
·编制各层进度计划;
·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
·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设法调整;
·若经过多次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⑵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包括如下工作:
·了解和收集项目决策阶段有关项目进度目标确定的情况和资料;
·收集与进度有关的该项目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资料;
·收集类似项目的进度资料;
·了解和调查该项目的总体部署;
·了解和调查该项目实施的主客观条件等。
⑶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是根据编制总进度纲要的需要,将整个项目进行逐层分解,并确立相应的工作目录,如:
·一级工作任务目录,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
·二级工作任务目录,将每一个子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
·三级工作任务目录,将每一个子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
整个项目划分成多少结构层,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而定。
⑷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计划系统一般由多层计划构成,如:
·第一层进度计划,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进度计划子系统;
·第二层进度计划,将每一个进度计划子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进度计划;
·第三层进度计划,将每一个子项目进度计划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
整个项目划分成多少计划层,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而定。
⑸项目的工作编码指的是每一个工作项的编码,编码有各种方式,编码时应考虑下述因素:
·对不同计划层的标识;
·对不同计划对象的标识(如不同子项目);
·对不同工作的标识(如设计工作、招标工作和施工工作等)。1Z203050了解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
1Z203051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意义
⑴国外有很多用于进度计划编制的商品软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也开始研制进度计划编制的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在工程网络计划原理的基础上编制的。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以确定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⑵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的意义如下:
·解决当工程网络计划计算量大,而手工计算难以承担的困难;
·确保工程网络计划计算的准确性;
·有利于工程网络计划及时调整;
·有利于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等。
⑶正如前述,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编制和调整计划的过程,初始的进度计划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的计划,以及与进度控制有关的信息应尽可能对项目各参与方透明,以便各方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协同工作。为使业主方各工作部门和项目各参与方便捷地获取进度信息,可利用项目专用网站作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参阅1Z207023)辅助进度控制。图1Z203051表示了从项目专用网站可获取的各种进度信息。
1Z20400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1Z20401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1Z20401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
⑴质量控制是GB/T19000(等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质量术语。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⑵质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作业技术是直接产生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条件;但并不是具备相关作业技术能力,都能产生合格的质量,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还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组织和协调作业技术活动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其质量形成能力,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
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按照GB/T19000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⑷建设工程项目从本质上说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它和一般产品具有同样的质量内涵[z1] ,即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之总和。其中明确的需要是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等所规定的要求,隐含的需要是指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客观上已存在的某些需求。因此建筑产品的质量也就需要通过市场和营销活动加以识别,以不断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其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或满足的程度如何,必须用一系列定量或定性的特性指标来描述和评价,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产品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的适宜性等。
⑸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是由业主(或投资者、项目法人)提出明确的需求,然后再通过一次性承发包生产,即在特定的地点建造特定的项目。因此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1Z20401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戍的影响因素
⑴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人是质量活动的主体,对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人是泛指与工程有关的单位、组织及个人,包括:
·建设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
·施工承包单位;
·监理及咨询服务单位;
·政府主管及工程质量监督、监测单位;
·策划者、设计者、作业者、管理者等等。
建筑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规定按资质等级承包工程任务,不得越级,不得挂靠,不得转包,严禁无证设计、无证施工。
⑵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没有经过资源论证、市场需求预测,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无用途的建筑产品,从根本上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具备质量的适用性特征。同样盲目追求高标准,缺乏质量经济性考虑的决策,也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⑶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 包括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条件勘察和工程岩土地质条件勘察,前者直接影响项目决策,后者直接关系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
⑷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 总体规划关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功能组织和平面布局,竖向设计,总体运输及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工程设计具体确定建筑产品或工程目的物的质量目标值,直接将建设意图变成工程蓝图,将适用、经济、美观融为一体,为建设施工提供质量标准和依据。建筑构造与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可施工性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⑸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用品的质量因素 它们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建筑质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工业的发展,原材料及建筑装饰装潢材料及其制品的开发,导致人们对建筑消费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正确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工程用品的质量规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标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
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前者指施工的技术、工艺、方法和机械、设备、模具等施工手段的配置,显然,如果施工技术落后,方法不当,机具有缺陷,都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影响。后者是指施工程序、工艺顺序、施工流向、劳动组织方面的决定和安排。通常的施工程序是先准备后施工,先场外后场内,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等等,都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并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些都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⑺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及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以及由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派生的多单位多专业共同施工的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等构成的管理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相当的影响。
1Z20401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⑴PDCA循环原理
PDCA循环(图1Z204013),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PDC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
·计划P(Plan)可以理解为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计划”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文件,“计划”还须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审批执行。
·实施D(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计划交底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标准,从而规范行为,全面地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
·检查C(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不执行计划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产出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
·处置A(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处理分纠偏和预防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后者是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⑵三阶段控制原理
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三阶段控制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事前控制 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尤其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制订质量、计划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目前这三种计划方式基本上并用),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作为一种行动方案进行施工部署。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尤其是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在承建中小型的一般工程项目时,往往把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曲解成“以包代管”的模式,忽略了技术质量管理的系统控制,失去企业整体技术和管理经验对项目施工计划的指导和支撑作用,这将造成质量预控的先天性缺陷。
事前控制,其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
·事中控制 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的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去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这里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管理者的检查检验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等的监控。
事中控制虽然包含自控和监控两大环节,但其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即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监控或他人控制是必要的补充,没有前者或用后者取代前者都是不正确的。因此在企业组织的质量活动中,通过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来发挥操作者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来达到。
·事后控制 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从理论上分析,如果计划预控过程所制订的行动方案考虑得越是周密,事中约束监控的能力越强越严格,实现质量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理想的状况就是希望做到各项作业活动,“一次成功”、“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但客观上相当部分的工程不可能达到,因为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计划时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当出现质量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超出允许偏差时,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持质量受控状态。
·以上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环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⑶三全控制管理
·三全管理是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TQC(Totol quality control)的思想,同时包融在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0-ISO9000)中,它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这一原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同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工程(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形成。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全面质量控制还应该包括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如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总包,施工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怠慢疏忽或质量责任不到位都会造成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
·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GB/T19000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按照建设程序,建设工程从项目建议书或建设构想提出,历经项目鉴别,选择,策划,可研,决策,立项,勘察,设计,发包,施工,验收,使用等各个有机联系的环节,构成了建设项目的总过程。其中每个环节又由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相应的具体过程,因此,必须掌握识别过程和应用“过程方法”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主要的过程有: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维修服务过程。
·全员参与控制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无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还是作业者,每个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质量职能,一旦确定了质量方针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理论认为,总目标必须逐级分解,直到最基层岗位,从而形成自下到上,自岗位个体到部门团队的层层控制和保证关系,使质量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就企业而言,如果存在哪个岗位没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质量目标,说明这个岗位就是多余的,应予调整。
1Z20402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Z20402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工程项目而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它不同于企业按照GB/T1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不同点主要在于: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只用于特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而不是用于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即目的不同;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而不只是某一个建筑企业,即范围不同;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并非某一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即目标不同;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相融,是一次性的,并非永久性的,即时效不同;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一般只做自我评价与诊断,不进行第三方认证,即评价方式不同。
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
·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
·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
·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
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有:
·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设计一施工分离式);
·施工企业(分包商)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
·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⑷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控制原理分有:
·质量控制计划系统,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标及其分解;
·质量控制网络系统,明确工程项目质量责任主体构成、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的层次和界面;
·质量控制措施系统,描述主要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
·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进行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文档资料的管理。
⑸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不同构成,只是提供全面认识其功能的一种途径,实际上它们是交互作用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政府实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及施工承包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材料设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监理咨询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行业实施的工程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等。
1Z20402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⑴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参照以下几条原则来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分层次规划的原则,第一层次是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分别对整个建设项目和总承包工程项目,进行相关范围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第二层次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分包)、监理企业,在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框架内,进行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使总体框架更清晰、具体、落到实处。
·总目标分解的原则,按照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由各责任主体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
·质量责任制的原则,即贯彻谁实施谁负责,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原则。
·系统有效性的原则,即做到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的组织、人员、资源和措施落实到位。
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程序
·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组织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及其管理职责,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确定控制系统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
·制订质量控制工作制度,包括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度、验收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等。
·部署各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完成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
·研究并确定控制系统内部质量职能交叉衔接的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
1Z20402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⑴控制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活力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是由多主体参与的价值增值链,因此,只有保持合理的供方及分供方关系,才能形成质量控制系统的动力机制,这一点对业主和总承包方都是同样重要的。
⑵控制系统运行的约束机制没有约束机制的控制系统是无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前者指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活动主体,即组织及个人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的发挥;后者指来自于实施主体外部的推动和检查监督。因此,加强项目管理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不可忽视的。
⑶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必须保持质量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同时提倡质量管理者深人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
⑷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方式展开控制,同时必须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1Z20403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
1Z20403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⑴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这是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共同责任。
⑵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⑶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变更设计的合理化建议等,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包括变更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
⑷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含工程质量创优要求)的建设工程产品。
⑸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与旁站检查、平行检验、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1Z20403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
⑴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是指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全面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的施工准备(或称施工作业准备)。此外,还包括季节性的特殊施工准备。施工准备质量是属于工作质量范畴,然而它对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指施工作业技术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过程的质量控制,其内涵包括全过程施工生产及其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是指对已完工程验收时的质量控制,即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⑵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既有施工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职能,也有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供应方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控制职能,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地位、责任和作用。
·自控主体 施工承包方和供应方在施工阶段是质量自控主体,他们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
·监控主体 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阶段是依据法律和合同对自控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效果实施监督控制。
·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在施工全过程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发展和最终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⑶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其在所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对施工承包企业而言,无论工程项目的功能类型、结构型式及复杂程度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其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都可归纳为以下相互作用的八个环节:
·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和特点,掌握承包合同中工程质量控制的合同条件;
·施工准备: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力量设备的配置等;
·材料采购;
·施工生产;
·试验与检验;
·工程功能检测;
·竣工验收;
·质量回访及保修。
1Z204033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
⑴按照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内容。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具体步骤。
⑵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是施工承包企业。在总承包的情况下,分包企业的施工质量计划是总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部分。总包有责任对分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施工质量的连带责任。
⑶根据建筑工程生产施工的特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计划常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文件形式进行编制。
⑷在已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下,质量计划的内容必须全面体现和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也可引用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相关条文),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质量计划中编写专项管理要求。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合同条件、法规条件和现场条件);
·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
·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
·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等。
⑸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内容。
·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特点,在制定项目总体质量计划后,列出各基本施工过程对局部和总体质量水平有影响的项目,作为具体实施的质量控制点。如: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可列出地基处理、工程测量、设备采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有关分部分项工程中必须进行重点控制的专题等,作为质量控制重点。又如:在工程功能检测的控制程序中,可设立建筑物构筑物防雷检测、消防系统调试检测、通风设备系统调试等专项质量控制点。
·通过质量控制点的设定,质量控制的目标及工作重点就能更加明析。加强事前预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事前预控包括明确控制目标参数、制定实施规程(包括施工操作规程及检测评定标准)、确定检查项目数量及跟踪检查或批量检查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信息反馈要求。
·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应该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在工程开工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可确定一批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点,随着工程的展开、施工条件的变化,随时或定期进行控制点范围的调整和更新,始终保持重点跟踪的控制状态。
⑹施工质量计划编制完毕,应经企业技术领导审核批准,并按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提交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批准确认后执行。
1Z204034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⑴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
·劳动主体——人员素质,即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
·劳动对象——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设备等的质量。
·劳动方法——采取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水平。
·劳动手段——工具、模具、施工机械、设备等条件。
·施工环境一现场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环境,通风、照明、安全等作业环境以及协调配合的管理环境。
⑵劳动主体的控制
劳动主体的质量包括参与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个体素质及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因此,企业应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施工企业控制必须坚持对所选派的项目领导者、组织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训练,坚持对分包商的资质考核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制度。
⑶劳动对象的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设备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故加强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艾伴阑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
施工企业应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企业质量程序文件中明确材料设备在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
⑷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工艺的先进合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工艺的合理、可靠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因此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制订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等;
·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
·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
·编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
·为确保工程质量,尚应针对工程具体情况,编写气象地质等环境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⑸施工设备的控制
·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各项加工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检查测量仪表设备及人货两用电梯等,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
·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按现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模板、脚手架,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现场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而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尚需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⑹施工环境的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等内容。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一般难以避免。要消除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采取预测预防的控制方法:
·对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的控制,应根据设计要求,分析基地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并会同设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控制方案;
·对天气气象方面的不利条件,应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各项准备以紧急应对,从而控制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对环境因素造成的施工中断,往往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通过加强管理、调整计划等措施,加以控制。
1Z204035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⑴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工序)所构成,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⑵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进行作业技术交底,包括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工序的关系等。
·检查施工工序、程序的合理性、科学性,防止工序流程错误,导致工序质量失控。检查内容包括:施工总体流程和具体施工作业的先后顺序,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坚持先准备后施工、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安装、先验收后交工等等。
·检查工序施工条件,即每道工序投入的材料,使用的工具、设备及操作工艺及环境条件等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检查工序施工中人员操作程序、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
·检查工序施工中间产品的质量,即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
·对工序质量符合要求的中间产品(分项工程)及时进行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
·质量合格的工序经验收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
·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设置工序质量检查点,对材料质量状况、工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质量通病,甚至包括操作者的行为等影响因素列为控制点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控;
·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等方法,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总体状况;
·对工序产品、分项工程的检查应按标准要求进行目测、实测及抽样试验的程序,做好原始记录,经数据分析后,及时作出合格及不合格的判断;
·对合格工序产品应及时提交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完善管理过程的各项检查记录、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并为工程质量分析提供可追溯的依据。
1Z204036施工质量验收的方法
⑴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是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按规定程序检查后,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及各项验收标准的要求,可交付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鉴于建设工程施工规模较大,专业分工较多,技术安全要求高等特点,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类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标准制订了相应的规范,以保证工程验收的质量,工程验收应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⑵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其程序及组织包括:
·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应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验收,重要的分部分项应请设计单位参加验收;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检查、评定,符合验收标准后,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建设单位收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等方面人员进行单位工程验收,明确验收结果,并形成验收报告;
·按国家现行管理制度,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验收合格后,尚需在规危时间内,将验收文件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
⑶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该具有规定的资格;
·建设项目的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应该符合相关验收规范的标准;
·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及施工内容,应有按照规定对材料及施工内容进行见证取样检测资料;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分工程,专业工程应进行功能性抽样检测;
·工程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后共同确认。
⑷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定验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抽样检查;
·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包括施工全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资料,其中又以原材料、施工检测、测量复核及功能性试验资料为重点检查内容;
·工程外观质量的检查。
⑸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虽局部尺寸等不符合设计要求,但仍然能满足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经返修和加固后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1Z204040熟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1Z20404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职能
⑴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我国《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及环境质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⑵各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是国家、地方和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监督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设计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的质量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的规定;
·二是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专业设备安装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
1Z20404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的实施
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督机构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申报手续,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签发有关质量监督文件。
⑵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开工前召开项目参与各方参加的首次监督会议,公布监督方案,提出监督要求,并进行第一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参与各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是否完善的情况的审查。具体内容为:
·检查项目参与各方的质保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质量控制方案及质量责任制等制度;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等文件及审批手续;
·各方人员的资质证书;
·检查的结果记录保存。
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全过程监督)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方案对项目施工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其中在基础和结构阶段每月安排监督检查。检查内容为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及质量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工程实体质量和质保资料的检查。
·对建设工程项目结构主要部位(如桩基、基础、主体结构)除了常规检查外,在分部工程验收时进行监督,即建设单位将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方分别签字的质量验收证明在验收后三天内报监督机构备案。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进行查处。根据质量检查状况,对查实的问题签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或“局部暂停施工指令单”,对问题严重的单位也可根据问题情况发出“临时收缴资质证书通知书”等处理意见。
⑷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按规定对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实施监督。
·竣工验收前,对质量监督检查中提出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了解其整改情况。
·参与竣工验收会议,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
·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在竣工验收之日起五天内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队对不符合验收要求的责令改正。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并向备案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⑸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按单位工程建立。要求归档及时,资料记录等各类文件齐全,经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按规定年限保存。
1Z204050熟悉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1Z204051分层法
⑴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⑵例如一个焊工班组有A、B、C三位工人实施焊接作业,共抽检60个焊接点,发现有18点不合格,占30%,究竟问题在哪里?根据分层调查的统计数据表1Z204051可知,主要是作业工人C的焊接质量影响了总体的质量水平。
⑶调查分析的层次划分,根据管理需要和统计目的,通常可按照以下分层方法取得原始数据。
·按时间分:月、日、上午、下午、白天、晚间、季节。
·按地点分:地域、城市、乡村、楼层、外墙、内墙。
·按材料分:产地、厂商、规格、品种。
·按测定分:方法、仪器、测定人、取样方式。
·按作业分:工法、班组、工长、工人、分包商。
·按工程分:住宅、办公楼、道路、桥梁、隧道。
·按合同分: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1Z204052因果分析图法
⑴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鱼刺图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1Z204052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图1Z204052表示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其中,第一层面从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进行分析;第二层面、第三层面,依此类推。
⑵使用因果分析图法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
·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
·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
·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图1Z204052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因果分析
1Z204053排列图法[z1]
⑴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如表1Z204053-1表示对某项模板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得到150个不合格点数的统计数据。然后按照质量特性不合格点数(频数)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整理为表1Z204053-2,并分别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⑵根据表1Z204053-2的统计数据画排列图(见图1Z204053),并将其中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z1]用于分析造成质量问题主次因素的方法!首先将各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按照出现频率大小排列,然后计算累计频率,再根据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其主要作用是分清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1Z204054直方图法[z1]
⑴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
·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⑵直方图法的应用,首先是收集当前生产过程质量特性抽检的数据,然后制作直方图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如表1Z204054为某工程10组试块的抗压强度数据150个,但很难直接判断其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稳定和受控情况,如将其数据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就可以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如图1Z204054-1所示。
图1Z204054-1 混凝土强度分布直方图
⑶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一——形状观察分析
·所谓形状观察分析是指将绘制好的直方图形状与正态分布图的形状进行比较分析,一看形状是否相似,二看分布区间的宽窄。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低、成对称,如图1Z204054-2(a)所示。正常直方图反应生产过程质量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数理统计研究证明,当随机抽样方案合理且样本数量足够大时,在生产能力处于正常、稳定状态,质量特性检测数据趋于正态分布。
·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常见的异常直方图有:折齿型[z2] 、陡坡型、孤岛型、双峰型[z3] 、峭壁型[z4] ,如图1Z204054-2(b)、(c)、(d)、(e)、(f)所示,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方法不当所致,要具体分析。
⑷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二——位置观察分析
·所谓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z5] 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如图1Z204054-3所示。
·生产过程的质量正常、稳定和受控,还必须在公差标准上、下界限范围内达到质量合格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正常、稳定和受控才是经济合理的受控状态,如图1Z204054-3(a)所示。
·图1Z204054-3(b)中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
·图1Z204054-3(c)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图1Z204054-3(d)中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图1Z204054-3(e)、(f)中均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1Z204060了解GB/T19000-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Z20406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⑴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我国按等同原则,从2000版ISO9000族国际标准[z6] 转化而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⑵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编制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中不少内容与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吻合。它的贯彻执行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⑶质量管理八项原则[z7] 的具体内容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从事一定范围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依存于其顾客。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营造和保持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因此领导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各项质量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原则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全员充分参加,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产品质量是产品形成过程中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含着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管理、检查、行政人员的贡献。企业领导应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等各方面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其能力、知识、经验的提高提供机会,发挥创造精神,鼓励持续改进,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使全员积极参与,为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目标而奋斗。
·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使用资源生产活动和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2000版ISO9000标准是建立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一般在过程的输入端、过程的不同位置及输出端都存在着可以进行测量、检查的机会和控制点,对这些控制点实行测量、检测和管理,便能控制过程的有效实施。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不同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资源管理、过程实现、测量分析改进等方面的关联关系,并加以控制。即采用过程网络的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系统管理。一般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a.确定顾客期望;b.建立质量目标和方针;c.确定实现目标的过程和职责;d.确定必须提供的资源;e.规定测量过程有效性的方法;f.实施测量确定过程的有效性;g.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清除产生原因的措施;h.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原则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其作用在于增强企业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包括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是增强和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使企业的质量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数据和信息分析是事实的高度提炼。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为此企业领导应重视数据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建立双方的互利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是企业提供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涉及到企业能否持续稳定提供顾客满意产品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是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企业与供方双方都有利。
1Z20406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⑴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质量体系文件的重要性作了专门的阐述,要求企业重视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和使用。编制和使用质量体系文件本身是一项具有动态管理要求的活动。因为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要从编制完善体系文件开始,质量体系的运行、审核与改进都是依据文件的规定进行,质量管理实施的结果也要形成文件,作为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及质量体系有效的证据。
⑵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文件提出明确要求,企业应具有完整和科学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般由以下内容构成: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z1]是一种可以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并且可以掌握质量能力状态的质量分析方法,是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z2]可能由于分组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引起!
[z3]可能由于将两组数据混在一起所造成!
[z4]可能是由于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原因造成!或有意识的剔除上限(或下限)以外的数据造成!
[z5]若用 作为控制界限,当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质量数据落在控制界限外的概率为0.27%!
·质量手册;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以上各类文件的详略程度无统一规定,以适于企业使用,使过程受控为准则。
⑶质量方针[z1] 和质量目标[z2]
一般都以简明的文字来表述,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向目标,应反映用户及社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及企业相应的质量水平和服务承诺,也是企业质量经营理念的反映。
⑷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规定企业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对企业质量体系作系统、完整和概要的描述。其内容一般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质量职责;体系要素或基本控制程序;质量手册的评审、修改和控制的管理办法。
质量手册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应具备指令性、系统性[z3] 、协调性[z4] 、先进性、可行性[z5] 和可检查性[z6] 。
⑸程序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各职能部门为落实质量手册要求而规定的细则,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都属程序文件范畴。各企业程序文件的内容及详略可视企业情况而定。一般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程序为通用性管理程序,各类企业都应在程序文件中制订下列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除以上六个程序以外,涉及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各环节控制的程序文件,如: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管理过程、监督过程等管理程序,不作统一规定,可视企业质量控制的需要而制定。
为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在程序文件的指导下,尚可按管理需要编制相关文件,如:作业指导书、具体工程的质量计划等。
⑹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及结果的客观反映。对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运行过程及控制测量检查的内容如实加以记录,用以证明产品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及质量保证的满足程度。如在控制体系中出现偏差,则质量记录不仅须反映偏差情况,而且应反映出针对不足之处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纠正效果。
质量记录应完整地反映质量活动实施、验证和评审的情况,并记载关键活动的过程参数,具有可追溯性的特点。质量记录以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并有实施、验证、审核等签署意见。
1Z20406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按照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确定市场及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记录等体系文件,确定企业在生产(或服务)全过程的作业内容、程序要求和工作标准,并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层次、相关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中,形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系统的一系列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包含着组织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使体系工作和执行要求为员工所了解,为形成全员参与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创造条件。
⑵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识别并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基础设施、环境、信息等。
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生产及服务的全过程按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制定的程序、标准、工作要求及目标分解的岗位职责进行操作运行。
⑷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按各类体系文件的要求,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做好文件规定的质量记录,持续收集、记录并分析过程的数据和信息,全面体现产品的质量和过程符合要求及可追溯的效果。
⑸按文件规定的办法进行管理评审和考核:过程运行的评审考核工作,应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使这些过程达到所策划的结果和实现对过程的持续改进。
⑹落实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其主要目的是:
·评价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
·揭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建立质量体系运行的信息;
·向外部审核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
为确保系统内部审核的效果,企业领导应进行决策领导,制定审核政策、计划,组织内审人员队伍,落实内部审核,并对审核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和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1Z204064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与监督
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质量认证制度是由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的产品及质量体系作出正确可靠的评价,从而使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建立信心。第三方质量认证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它对供方、需方、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提高供方企业的质量信誉;
·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检查费用;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有利于法规的实施。
⑵质量管理体系的申报及批准程序
·申请和受理:具有法人资格,并已按GB/T19000-ISO9000系统标准或其他国际公认的质量体系规范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生产经营全过程贯彻执行的企业可提出申请。申请单位须按要求填写申请书,认证机构经审查符合要求后接受申请,如不符合则不接受申请,均予发出书面通知书。
·审核: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和评定。包括文件审查、现场审核,并提出审核报告。
·审批与注册发证:认证机构对审核组提出的审核报告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标准者批准并予以注册,发给认证证书(内容包括证书号、注册企业名称地址、认证和质量体系覆盖产品的范围、评价依据及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及说明、发证机构、签发人和签发日期。
⑶获准认证后的维持与监督管理
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企业获准认证后,应通过经常性的内部审核,维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接受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体系实施监督管理。获准认证后的质量管理体系,维持与监督管理内容包括:
·企业通报:认证合格的企业质量体系在运行中出现较大变化时,需向认证机构通报,认证机构接到通报后,视情况采取必要的监督检查措施。
·监督检查:指认证机构对认证合格单位质量维持情况进行监督性现场检查,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定期检查通常是每年一次,不定期检查视需要临时安排。
·认证注销:注销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在企业体系发生变化或证书有效期届满时未提出重新申请等情况下,认证持证者提出注销的,认证机构予以注销,收回体系认证证书。
·认证暂停:是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质量体系发生不符合认证要求情况时采取的警告措施。认证暂停期间企业不得用体系认证证书作宣传。企业在规定期间采取纠正措施满足规定条件后,认证机构撤销认证暂停。否则将撤销认证注册,收回合格证书。
·认证撤销:当获证企业发生质量体系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在认证暂停的规定期限未予整改的,或发生其他构成撤销体系认证资格情况时,认证机构作出撤销认证的决定,企业不服可提出申诉。撤销认证的企业一年后可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复评:认证合格有效期满前,如企业愿继续延长,可向认证机构提出复评审请[z7] 。
·重新换证: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出现体系认证标准变更、体系认证范围变更、体系认证证书持有者变更,可按规定重新换证。
1Z204070了解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Z204071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⑴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标准,其内容主要是:
·有关城市规划、建设批准用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各地方政府、专业管理机构发布的法规规定;
·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规定文件等。其中特别注意对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范的执行;
·经批准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批准文件及设计纲要等文件;
·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成果文件。
⑵保证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满足业主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控制工程造价,达到项目技术计划的要求。
⑶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⑷设计图纸必须按规定具有国家批准的出图印章及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的执业印章,并按规定经过有效审图程序。
1Z204072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⑴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有关批文、资料,组织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赛。通过对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大纲或方案竞赛文件的比较,优选设计方案及设计单位。
⑵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业绩进行审查,优选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有关设计范围、要求、依据及设计文件深度及有效性要求。
⑶根据建设单位对设计功能、等级等方面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建设法规、标准的要求及建设项目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情况,控制设计输入,做好建筑设计、专业设计、总体设计等不同工种的协调,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
⑷控制各阶段的设计深度,并按规定组织设计评审,按法规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批(如:对扩初设计、设计概预算、有关专业设计等),保证各阶段设计符合项目策划阶段提出的质量要求,提交的施工图满足施工的要求,工程造价符合投资计划的要求。
⑸组织施工图图纸会审[z8] ,吸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方面对图纸问题提出的意见,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⑹落实设计变更审核,控制设计变更质量,确保设计变更不导致设计质量的下降。并按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在对全部变更文件、设计图纸校对及施工质量检查的基础上,出具质量检查报告,确认设计质量及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Z205000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Z20501O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1Z205011建设工程职业憧床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⑴世界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
1)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物质文明,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涌现,使一些传统的产业和产品生产工艺逐渐消失、新的产业和生产工艺不断产生。但是,在这样一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背后,却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专注于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忽视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甚至以牺牲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
2)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有增无减[z1]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各类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约为2.5亿起,平均每天68.5万起,每分钟就发生475起,其中每年死于职业事故和劳动疾病的人数多达110万人,远远多于交通事故、暴力死亡、局部战争以及艾滋病死亡的人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一倍以上,有少数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高出四倍以上。
3)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由现在的60亿增加到100亿,人类的生存要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从目前发达国家发展速度来看,能源的生产和消耗每5~10年就要翻一番,按如此的速度计算,到2050年全球的石油储存量只够用3年,天然气只够用4年,煤炭只够用15年。由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废物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八大挑战:
①森林面积锐减。现在全球森林覆盖率约为25%(中国13.4%)。
②土地严重沙化。现在全球沙漠面积3500万km2,目前每年以几百万公顷的速度发展。
③自然灾害频发。仅1995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18000亿美元,死亡50万人。
④淡水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全球有2/3以上的贫民得不到洁净的饮用水,每年至少1200万人困水污染夺去生命。
⑤“温室效应”造成气候严重失常。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⑥臭氧层遭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
⑦酸雨频繁,使土壤酸化,建筑和材料设备遭腐蚀,动植物生存受到危害。
⑧化学废物排量剧增,海洋、河流遭化学物质和放射性废物污染。
⑵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和避免因使用不当对使用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的危害。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考虑能源节约和避免资源的浪费[z2]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建筑生产组织(企业)为达到建筑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如表1Z205011所示。表中有2行7列,构成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14个方面的管理任务。不同的组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方针,并为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持续改进)来建立组织机构、策划活动、明确职责、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惯例、编制程序控制文件,实行过程控制并提供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资源。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任务的完成,对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任务,可一同完成。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 表1Z205011
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 责惯 例
(法律法规)程序文件过 程资 源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环境方针
1Z205012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⑴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z3]
1)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工具与设备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
①同一工地不同建筑之间流动;
②同一建筑不同建筑部位上流动;
③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又要向另一新项目动迁的流动。
2)建筑产品受不同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多,主要表现为:
①露天作业多;
②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③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变化;
④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的影响。
由于生产人员、工具和设备的交叉和流动作业,受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多,使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很复杂,稍有考虑不周就会出现问题。
⑵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样性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生产的单件性。每一个建筑产品都要根据其特定要求进行施工,主要表现是:
·不能按同一图纸、同一施工工艺、同一生产设备进行批量重复生产;
·施工生产组织及机构变动频繁,生产经营的“一次性”特征特别突出;
·生产过程中试验性研究课题多,所碰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给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带来不少难题。
因此,对于每个建设工程项目都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不可相互套用。
⑶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协调性
建筑产品不能像其他许多工业产品一样可以分解为若干部分同时生产,而必须在同一固定场地按严格程序连续生产,上一道程序不完成,下一道程序不能进行(如基础一主体一屋顶),上一道工序生产的结果往往会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而且每一道程序由不同的人员和单位来完成。因此,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中要求各单位和各专业人员横向配合和协调,共同注意产品生产过程接口部分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协调性。
⑷产品的委托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不符合性
建筑产品在建造前就确定了买主,按建设单位特定的要求委托进行生产建造。而建设工程市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业主经常会压低标价,造成产品的生产单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费用投入的减少,不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有关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建设单位和生产组织都必须重视对健康安全和环保费用的投入[z4] ,不可不符合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⑸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使用要经历五个阶段,即设计前的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立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竣工验收和试运行)、保修阶段。这五个阶段都要十分重视项目的安全和环境问题,持续不断地对项目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实施管理。否则,一旦在某个阶段出现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就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甚至造成工程项目建设的夭折。
⑹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环境管理的多样性和经济性
·时代性:建设工程产品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历史记录,表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科学文化水平,反映一定社会的、道德的、文化的、美学的艺术效果,成为可供人们观赏和旅游的景观。
·社会性:建设工程产品是否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的却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受益和受害不仅仅是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影响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多样性:除了考虑各类建设工程(民用住宅、工业厂房、道路、桥梁、水库、管线、航道、码头、港口、医院、剧院、博物馆、园林、绿化等)使用功能与环境相协调外,还应考虑各类工程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要求,其涉及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应逐一加以评价和分析。
·经济性:建设工程不仅应考虑建造成本的消耗,还应考虑其寿命期内的使用成本消耗。环境管理注重包括工程使用期内的成本,如能耗、水耗、维护、保养、改建更新的费用。并通过比较分析,判定工程是否符合经济要求,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可作为对其进行管理的参考,另外环境管理要求节约资源,以减少资源消耗来降低环境污染,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1Z205020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
1Z205021安全控制的概念
⑴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的状态。
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通常是指: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通常是隐含的)要求。
因此,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接受程度来判定,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⑵安全控制的概念
安全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1Z205022安全控制的方针与目标
⑴安全控制的方针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因此安全控制的方针也应符合安全生产的方针,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把人身的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人身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安全控制最重要的思想。
⑵安全控制的目标
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可包括:
·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
1Z205023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⑴控制面广
由于建设工程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在建造过程中流动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作业位置多变,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多,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大,控制面广。
⑵控制的动态性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件性,使得每项工程所处的条件不同,所面临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也会有所改变,员工在转移工地后,熟悉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工作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也会有所调整,员工同样有个熟悉的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分散性。因为现场施工是分散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尽管有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的环节,但是面对具体的生产环境时,仍然需要自己的判断和处理,有经验的人员还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⑶控制系统交叉性
建设工程项目是开放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安全控制需要把工程系统和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结合。
⑷控制的严谨性
安全状态具有触发性,其控制措施必须严谨,一旦失控,就会造成损失和伤害。
1Z205024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如图1Z205024所示。
确定项目安全目标
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要点
安全生产培训
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检查
伤亡事故处理
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验证
持续改进
直至完成工程项目
图1Z205024 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
⑴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
按“目标管理”方法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分解,从而确定每个岗位的安全目标,实现全员安全控制。
⑵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用技术手段加以消除和控制,并用文件化的方式表示,这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进行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
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沟通和交流信息、通过安全控制使生产作业的安全状况处于受控状态。
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包括安全检查、纠正不符合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修改安全技术措施。
⑸持续改进,直至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
1Z205025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
·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进厂、进车间和进班组的安全教育。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Z205030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
1Z205031危险源的概念
⑴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⑵两类危险源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危险源导致事故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如“炸药”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压力容器”是拥有能量的载体)。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
·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如“电缆绝缘层”、“脚手架”、“起重机钢绳”等)。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源,人们制造了各种机器设备,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为人类服务,而这些设备设施又可看成是限制约束能量的工具。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⑶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Z205032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
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创造性的思考,从而产生大量的观点、问题和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多人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常用于目标比较单纯的议题,如果涉及面较广,包含因素多,可以分解目标,再对单一目标或简单目标使用本方法。
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调查,其特点是避免了集体讨论中的从众性倾向,更代表专家的真实意见。要求对调查的各种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处理,再反馈给专家反复征求意见。
②安全检查表(SCL)法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己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可以用“是”、“否”作回答或 “∨”、“×”符号作标记,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单位同时签字。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①方法1
将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
即: R=p.f
式中 R——风险大小;
p——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
f——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根据上述的估算结果,可按表1Z205032-1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级。
风险分级表 表1Z205032-1
后果(f)轻度损失
(轻微伤害)中度损失
(伤害)重大损失
(严重伤害)
风险级别(大小)
可能性(p)
很大ⅢⅣⅤ
中等ⅡⅢⅣ
极小ⅠⅡⅢ
表中:Ⅰ一可忽略风险;Ⅱ一可容许风险;Ⅲ一中度风险;Ⅳ一重大风险;Ⅴ一不容许风险[z1] 。
②方法2
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
S=L·E·C
式中 S——风险大小;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表1Z205032-2所给的定义取值;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按1Z205032-3所给的定义取值;
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1Z205032-4所给的定义取值。
此方法因为引用了L、E、C三个自变量,故也称为LEC方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表1Z205032-2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必然发生的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
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表1Z205032-3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表1Z205032-4
分数值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分数值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重伤
40灾难,多人死亡3较严重,受伤较重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关注,轻伤
根据经验,危险性(S)的值在20分以下为可忽略风险;危险性分值在20~70之间为可容许风险;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为中度风险;危险性的值在160~320之间为重大风险。当危险性值大于320的为不容许风险[z2] 。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表1Z205032-4-1
危险性量值(S)危险程度危险性量值(S)危险程度
≥320不容许风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可容许风险,需要注意
160~320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整改≤20可忽略风险,可以接受
70~160中度风险,需要整改
⑵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②故障一安全设计:包括故障一消极方案(即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故障一积极方案(即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故障一正常方案(即保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设备、系统正常发挥功能)。
⑶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
·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
·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
·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不同的组织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量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表1Z205032-5为简单的风险控制策划表。
风险控制策划表[z3] 表1Z205032-5
风 险措 施
可忽略的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纪录
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中度的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地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地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重大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不容许的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1Z20503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⑴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z4] 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z5]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要求如下。
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人员工档案。
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
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存在问题;
·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1Z205034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⑴安全检查的类型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日常性检查 日常性检查即经常的、普遍的检查。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4次;工程项目组、车间、科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班组每周、每班次都应进行检查。专职安全技术人员的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对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专业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殊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气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等。
·季节性检查 季节性检查是指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春季风大,要着重防火、防爆;夏季高温多雨雷电,要着重防暑、降温、防汛、防雷击、防触电;冬季着重防寒、防冻等。
·节假日前后的检查 节假日前后的检查是针对节假日期间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的特点而进行的安全检查,包括节日前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检查,节日后要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等)
·不定期检查 不定期检查是指在工程或设备开工和停工前,检修中,工程或设备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的安全检查。
⑵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
·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
·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
·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力求实效。
·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自检为主,企业内相应部门问互相检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借鉴。
·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是最终目的。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建立检查档案。结合安全检查表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检查档案,收集基本的数据,掌握基本安全状况,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同时也为以后的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奠定基础。
·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安全检查表的主要种类有:设计用安全检查表;厂级安全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专业安全检查表等。制定安全检查表要在安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充分依靠职工来进行。初步制定出来的检查表,要经过群众的讨论,反复试行,再加以修订,最后由安全技术部门审定后方可正式实行。
⑶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查思想 主要检查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查管理 主要检查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规程,违规行为,安全记录等。
·查隐患 主要检查作业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
·查整改 主要检查对过去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查事故处理 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应达到查明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并对责任者作出处理、明确和落实整改措施等要求。同时还应检查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
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安全检查后应编制安全检查报告,说明已达标项目,未达标项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
⑷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
·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子复查。
·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或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
·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
·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1Z205040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1Z205041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
⑴职业伤害事故
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标准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
·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害。
·淹溺:由于水或液体大量从口、鼻进入肺内,导致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
·灼烫: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灼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包括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
·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包括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入坑内等
·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
·冒顶片帮:指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片帮)以及顶板垮落(冒顶)事故。
·透水:指从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有压地下水意外大量涌人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放炮:指由于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火药爆炸:指在火药的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指可燃气体、瓦斯、煤粉与空气混合,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锅炉爆炸:指锅炉由于内部压力超出炉壁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容器爆炸:指压力容器内部压力超出容器壁所能承受的压力引起的物理爆炸,容器内部可燃气体泄漏与周围空气混合遇火源而发生的化学爆炸。
·其他爆炸:化学爆炸、炉膛、钢水包爆炸等。
·中毒和窒息:指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
·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
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造成职工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
·重伤事故:一般指受伤人员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损失105工作日以上的失能伤害。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急性中毒事故:指生产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内通过人的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大量进人体内,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导致职工立即中断工作,并须进行急救或死亡的事故;急性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一般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有的毒物因毒性有一定的潜伏期,可在下班后数小时发病。
⑵职业病
经诊断因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不良环境的工作而造成急慢性疾病,属职业病。
2002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列出的法定职业病为10大类共115种。该目录中所列的10大类职业病如下:
·尘肺:矽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陶瓷尘肺、电焊尘肺、其他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外照射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等。
·职业中毒:铅、汞、锰、钢及其化合物、苯、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灼伤、职业性角化过度、毅裂、职业性痒疹等。
·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等。
·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
1Z205042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
⑴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指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⑵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报告安全事故。
·处理安全事故,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等。
·安全事故调查。
·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
·编写调查报告并上报。
⑶安全事故统计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各级隶属关系的企业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按当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报送报表。
·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企业报送主管部门的数字要与报送当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数字一致,各级主管部门应如实想同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省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年报表应按时报到国家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
⑷伤亡事故处理规定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⑸工伤认定[z1]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伤亡的。
·醉酒导致伤亡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⑹职业病的处理
1)职业病报告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统计和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
·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按规定要求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2)职业病处理
·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
·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困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情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
·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工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
1Z205050掌握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Z205050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⑴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1)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文明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
·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
⑵文明施工的意义
·文明施工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秩序,对促进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有较大作用。文明施工涉及人、财、物各个方面,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之中,体现了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水平。
·文明施工是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现代化施工更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科学的施工方案,需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标准化管理和较好的职工素质等。文明施工能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是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清洁、卫生的有效手段。
·文明施工代表企业的形象。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施工秩序,可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信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文明施工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文明施工可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和思想素质,培养尊重科学、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大生产意识,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还可以促进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⑶现场环境保护的意义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的需要。采取专项措施防止粉尘、噪声和水源污染,保护好作业现场及其周围的环境,是保证职工和相关人员身体健康、体现社会总体文明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
·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是消除对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尤其在城市中,施工扰民问题反映突出,应及时采取防治措 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市民的干扰,也是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化施工广泛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的生产工艺,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如果粉尘、振动超标就可能损坏设备、影响功能发挥,使设备难以发挥作用。
·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即将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挑战。为了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每个公民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1Z205052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
⑴组织和制度管理
·施工现场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的统一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z1] 。
·各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应有文明施工的规定。包括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奖惩制度、竞赛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等。
·加强和落实现场文明检查、考核及奖惩管理,以促进施工文明管理工作提高。检查范围和内容应全面周到,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场容场貌、环境文明及制度落实等内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
⑵建立收集文明施工的资料及其保存的措施
·上级关于文明施工的标准、规定、法律法规等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对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各阶段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
·文明施工自检资料
·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计划的资料。
·文明施工活动各项记录资料。
⑶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
·在坚持岗位练兵基础上,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短期培训、上技术课、登黑板报、广播、看录像、看电视等方法狠抓教育工作。
·要特别注意对临时工的岗前教育。
·专业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文明施工的规定。
1Z205053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⑴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
⑵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⑶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⑷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⑸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机组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⑹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施工标志,并对沟井坎穴进行覆盖。
⑺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⑻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⑼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
⑽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施工,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⑾施工现场发生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执行。
1Z205054大气污染的防治
⑴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有数千种,已发现有危害作用的有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有机物。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于空气中。
1)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具有运动速度较大,扩散较快,在周围大气中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气体状态污染物包括分子状态污染物和蒸气状态污染物。
·分子状态污染物:指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大气中的物质,如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等。
·蒸气状态污染物:指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物质,以蒸气状态进入大气,如机动车尾气、沥青烟中含有的碳氢化合物、苯并[a]芘等。
2)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又称固体颗粒污染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和固体颗粒,粒径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通常根据粒子状态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又可分为降尘和飘尘[z2] 。
·降尘:指在重力作用下能很快下降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大于10μm。
·飘尘:指可长期飘浮于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其粒径小于10μm。飘尘具有胶体的性质,故又称为气溶胶,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危害人体健康,故称为可吸入颗粒。
施工工地的粒子状态污染物主要有锅炉、熔化炉、厨房烧煤产生的烟尘。还有建材破碎、筛分、碾磨、加料过程、装卸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等。
⑵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上述粒子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进行治理。主要方法如下。
l)除尘技术
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炉灶等应选用装有上述除尘装置的设备。
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淋水等措施防治。
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吸收法: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SO2、H2S、HF、NOx等。
·吸附法:让气体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
·催化法: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法:是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冷凝法:是使处于气态的污染物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该法特别适合处理有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如对沥青气体的冷凝,回收油品。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该法应用广泛,成本低廉,但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物。
⑶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容许搅拌混凝土。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1Z205055水污染的防治
⑴水污染物主要来源
·工业污染源:指各种工业废水向自然水体的排放。
·生活污染源:主要有食物废渣、食油、粪便、合成洗涤剂、杀虫剂、病原微生物等。
·农业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等。
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⑵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方法。
1Z2050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⑴基本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如表1Z205062所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二级要素表 表1Z205062
要
素
名
称一级要素二级要素
(一)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
(二)规划(策划) (4.3)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
3、法规和其他要求(4.3.2)
4、目标(4.3.3)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
(三)实施和运行(4.4)6、结构和职责(4.4.1)
7、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8、协商和沟通(4.4.3)
9、文件(4.4.4)
10、文件和资料控制(4.4.5)
11、运行控制(4.4.6)
12、应急准备和响应(4.4.7)
(四)检查和纠正措施(4.5)13、绩效测量和监视(4.5.1)
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
15、记录和记录管理(4.5.3)
16、审核(4.5.4)
(五)管理评审(4.6)17、管理评审
⑵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17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有机地构成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整体,如图1Z205062所示。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4.3.1)
目标(4.3.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
结构和职责(4.4.1)
文件
(4.4.4)
绩效测量和监视
(4.5.1)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
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协商和沟通(4.4.3)
文件和资料控制(4.4.5)
记录和记录管理
(4.5.3)
法规和其它要求(4.3.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
管理评审(4.6)
(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
审核(4.5.4)
(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
图1Z2050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关联图
运行控制
(4.4.6)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
为了更好地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z1] 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体系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的核心要素,另一类是支持体系主体框架和保证实现基本功能的辅助性要素。
·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结构和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绩效测量和监视,审核和管理评审10个要素。
·辅助性要素 辅助要素包括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记录和记录管理等7个要素。
⑶各要素的目的和意图
建设工程生产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时要体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的基本内容,要深刻理解各要素的目的和意图。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17个要素的目标和意图如下(17个要素的标准条款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l)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
①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总方向和总原则及职责和绩效目标;
②表明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承诺,特别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
①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组织对其管理范围内的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并使组织明确应控制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②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为组织的整个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奠定基础;
③更好地履行组织的基本法律义务,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法规和其他要求(4.3.2)
①促进组织认识和了解其所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并对其影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就此信息与员工进行沟通;
②识别对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求和获取途径。
4)目标(4.3.3)
①使组织的职业安全方针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②保证组织内部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各方面建立可测量的目标。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
①寻求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②制定适宜的战略和行动计划,实现组织所确定的各项目标。
6)结构和职责(4.4.1)
①建立适宜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②确定管理体系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有关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③确定实施、控制和改进管理体系的各种资源。
7)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①增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②确保员工有能力履行相应的职责,完成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任务。
8)协商和沟通(4.4.3)
①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②鼓励所有受组织运行影响的人员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予以支持。
9)文件(4.4.4)
①确保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充分理解并有效运行;
②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尽量减少文件的数量。
10)文件和资料控制(4.4.5)
①建立并保持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
②识别和控制体系运行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绩效的关键文件和资料。
11)运行控制(4.4.6)
①制定计划和安排,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有效实施;
②根据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目标、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要,使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
12)应急准备和响应(4.4.7)
①主动评价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识别应急响应需求;
②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以减少和预防可能引发的病症和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
13)绩效测量和监视(4.5.1)
持续不断地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
①通过建立有效程序和报告制度,调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和不符合;
②预防事故和事件及不符合情况的进一步发生;
③探测、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根源,确认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15)记录和记录管理(4.5.3)
①证实体系处于有效运行状态;
②将体系和要求的符合性形成文件。
16)审核(4.5.4)
①持续评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②组织通过内部审核方案,自我评审本组织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与GB/T28001体系标准要求的符合性;
③确定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符合程度:
④评价管理体系是否有效满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7)管理评审(4.6)
①评价管理体系是否完全实施和是否继续保持;
②评价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继续合适;
③为了组织的未来发展要求,重新制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或修改现有的职业健康目标,并考虑为此是否需要修改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
1Z205063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⑴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1993年6月正式成立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开始,就遵照其宗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表现,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96年推出了ISO14000系列标准。同年,我国将其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其作用和意义为:
·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协调各国管理性“指令”和控制文件的需要。
⑵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结构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总体结构如图1Z205063-1所示。
⑶《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的模式
图1Z205063-2给出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该模式的规定为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指导其组织合理有效地推行其环境管理工作。该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一个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完全按此模式建立。
环境方针
规划(策划)
实施与运行
检查和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
持续改进
图 1Z205061-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1Z205064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⑴环境管理体系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如表1Z205064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一、二级要素表 表1Z205064
要
素
名
称一 级 要 素二 级 要 素
(一)环境方针(4.2)1、环境方针(4.2)
(二)规划(策划) (4.3)2、环境因素(4.3.1)
3、法律和其他要求(4.3.2)
4、目标和指标(4.3.3)
5、环境管理方案(4.3.4)
(三)实施和运行(4.4)6、机构和职责(4.4.1)
7、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8、信息交流(4.4.3)
9、环境管 理体系文件(4.4.4)
10、文件控制(4.4.5)
11、运行控制(4.4.6)
12、应急准备和响应(4.4.7)
(四)检查和纠正措施(4.5)13、监测和测量(4.5.1)
14、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
15、记录(4.5.3)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5.4)[z1]
(五)管理评审(4.6)17、管理评审
⑵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17个要素的内容及其内在关系来看,相互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图1Z205064所示。
⑶各要素的理解要点
1)环境方针(4.2)
①制定环境方针是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②环境方针的内容必须包括对遵守法律及其他要求、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并作为制定与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③环境方针应适合组织的规模、行业特点,要有个性;
环境因素(4.3.1)
目标和指标(4.3.3)
环境管理方案(4.3.4)
组织结构和职责(4.4.1)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4.4)
监测和测量
(4.5.1)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
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信息交流(4.4.3)
文件控制(4.4.5)
记录
(4.5.3)
法律和其它要求(4.3.2)
环境方针(4.2)
管理评审(4.6)
(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
审核(4.5.4)
(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
图1Z205064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关系图
运行控制
(4.4.6)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7)
④环境方针在管理上要求形成文件,便于员工理解和相关方获取。
2)环境因素(4.3。1)
①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以确定组织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②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到“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其他当地环境问题;
③应及时更新环境方面的信息,以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科学性。
3)法律和其他要求(4.3.2)
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保证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遵守法律和其他要求;
②组织还应建立获得相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包括对变动信息的跟踪。
4)目标和指标(4.3.3)
①组织内部各管理层次、各有关部门和岗位在一定时期内均应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并用文本表示;
②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影响因素、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相关方要求等;
③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中的承诺相呼应。
5)环境管理方案(4.3.4)
①组织应制定一个或多个环境管理方案,其作用是保证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②方案的内容一般可以有:组织的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使各相关层次与职能在环境管理方案与其所承担的目标、指标相对应,并应规定实现目标、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等;
③环境管理方案应随情况变化及时做相应修订。
6)组织结构和职责(4.4.1)
①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要靠组织的所有部门承担相关的环境职责;
②必须对每一层次的任务、职责、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给予传达;
③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任务、职责、权限;
④管理者代表应做到: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负责,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⑤最高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
7)培训、意识和能力(4.4.2)
①组织应明确培训要求和需要特殊培训的工作岗位和人员;
②建立培训程序,明确培训应达到的效果;
③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要有必要的教育、培训、工作经验、能力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他们能胜任所负担的工作。
8)信息交流(4.4.3)
①组织应建立对内对外双向信息交流的程序,其功能是:能在组织的各层次和职能间交流有关环境因素和管理体系的信息,以及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答复;
②特别注意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9)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4)
①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②应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明确查找的方法,使相关人员易于获取有效版本。
10)文件控制(4.4.5)
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有效的控制程序,保证所有文件的实施;
②环境管理文件应注明日期(包括发布和修订日期)、字迹清楚、标志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予以保留等要求;还应及时从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失效文件,防止误用;
③应建立并保持有关制定和修改各类文件的程序;
④环境管理体系重在运行和对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应避免文件过于繁琐,以利于建立良好的控制系统。
11)运行控制(4.4.6)
①运行控制是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组织方针和目标指标,其对象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其手段是编制控制程序;
②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指标及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应确保它们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当某些活动有关标准在第三层文件中已有具体规定时,程序可予以引用;
③对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偏离方针、目标、指标的运行应建立运行控制程序,但并不要求: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建立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
④应识别组织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建立和保持相应的文件程序,将有关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以促使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组织的要求。
12)应急准备和向应(4.4.7)
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之能有效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在其发生前予以预防,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响应,尽可能地减少由此造成的环境影响;
②组织应考虑可能会有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如组织在识别和评审重要环境因素时,就应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采取预防和纠正的措施应针对潜在的和发生的原因;
③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对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确保其切实可行;
④可行时,定期按程序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实验或演练。
13)监测和测量(4.5.1)
①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既是对体系运行状况的监督手段,又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施有效运行控制的首要环节;
②组织应建立文件程序,其对象是: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和测量,保证监测活动按规定进行;
③监测的内容,通常包括:组织的环境绩效(如组织采取污染预防措施收到的效果,节省资源和能源的效果,对重大环境因素控制的结果等),有关的运行控制(对运行加以控制,监测其执行程序及其运行结果是否偏离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现程度,为组织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充分的客观依据;
④对监测活动,在程序中应明确规定:如何进行例行监测,如何使用、维护、保管监测设备,如何记录和如何保管记录,如何参照标准进行评价,什么时候向谁报告监测结果和发现的问题等;
③组织应建立评价程序,定期检查有关法律法规的持续遵循情况,以判断环境方针有关承诺的符合性。
14)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
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
②对于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所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应分析原因并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③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15)记录(4.5.3)
①组织应建立对记录进行管理的程序,明确对环境管理的标识、保存、处置的要求;
②程序应规定记录的内容;
③对记录本身的质量要求是字迹清楚、标识清楚、可追溯。
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5.4)
①本条款所讲的“审核”是指环境管理内部审核;
②组织应制定、保持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方案;
③审核程序和方案的目的,是判定其是否满足符合性(即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规范要求)和有效性(即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正确实施和保持),向管理者报告管理结果;
④对审核方案的编制依据和内容要求,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⑤审核的具体内容,应规定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对审核组的要求,审核报告的要求等。
17)管理评审(4.6)
①管理评审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②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评审过程要记录,结果要形成文件;
③评审的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④评审前要收集充分必要信息,作为评审依据。
1Z20506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术语
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审核(audit):系统审核以确定活动及相关的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实施,是否适合于达到组织的方针与目标。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事件(inci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ies):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不符合(nonconformance):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目标(objectives):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达到的目的。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HSMS):总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便于组织对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的资源。
·组织(organization):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独立或合股、公有的或私营的各类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组合。
·绩效(performance):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风险(risk):某一特定危险情况的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安全(safety):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低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⑵环境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环境(environment):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的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nvironmenta1 management system audit):客观地获得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表现(行为)(environment performance):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环境方针(environmenta1 policy):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 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组织(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污染预防(prevention of pollution):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1Z205070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Z20507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⑴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
l)领导决策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需要最高管理者亲自决策,以便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建立体系所需资源。
2)成立工作组
最高管理者或授权管理者代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小组的成员要覆盖组织的主要职能部门,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以保证小组对人力、资金、信息的获取。
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的目的是使组织内的有关人员了解建立职业健康与环境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标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根据对不同人员的培训要求,可将参加培训的人员分为四个层次,即:最高管理层;中层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建立体系的主要骨干人员;普通员工。
在开展工作之前,参与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有关人员及内审员应接受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4)初始状态评审
初始状态评审是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信息、状态进行收集、调查分析、识别和获取现有的适用于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评审的结果将作为确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制定管理方案、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方针是组织对其健康安全与环境行为的原则和意图的声明,也是组织自觉承担其责任和义务的承诺。方针不仅为组织确定了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而且是评价一切后续活动的依据,并为更加具体的目标和指标提供一个框架。目标和指标制定的依据和准则为:依据并符合方针;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考虑自身潜在的危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考虑商业机会和竞争机遇;考虑可实施性;考虑监测考评的现实性;考虑相关方的观点。
管理方案是实现目标、指标的行动方案。
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体系策划与设计是依据制定的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确定组织机构职责和筹划各种运行程序。建立组织机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合理分工;加强协作;明确定位,落实岗位责任;赋予权限。
文件策划的主要工作有:确定文件结构;确定文件编写格式;确定各层文件名称及编号;制定文件编写计划;安排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工作等。
7)体系文件的编写
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在编写中要根据文件的特点考虑编写的原则和方法。
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
文件编写完成后应进行审查,经审查、修改、汇总后进行审批,然后发布[z1] 。
⑵初始健康安全与环境状态评审
l)初始状态评审的内容包括:
①辨识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②明确适用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③评审组织现有的管理制度,并与标准进行对比;
④评审过去的事故,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检查组织是否建立了处罚办法和预防措施;
⑤了解相关方对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的看法和要求。
2)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评审
①了解整个法律法规体系对本组织的要求;
②收集法律法规的途径;
③建立适用于组织的具体《法律法规内容目录清单》;
④评审组织在相应法律法规要求上的遵循情况。
3)初始状态评审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初始状态评审目的、范围;
②组织的基本情况;
③初始状态评审的程序和方法;
④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安全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⑤组织现有管理制度评审状况和遵循的情况;
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评价;
⑦以往的事故分析;
⑧建立管理体系具备的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⑨提出组织制定方针和目标、指标框架的建议。
⑶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是遵循PDCA管理模式并以文件支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体系文件应遵循的原则是: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
1)文件的特点
①法律性——组织的文件是内部的法规,写到的就应做到,具有强制性,各级人员都应执行,从而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②系统性——文件系统有明确层次,有明确的目的、责任、范围、逻辑关系和接口,体现各活动的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要求;
③证实性——文件规定了活动的要求和记录的方法,为管理体系提供了活动和结果的证据;
④可操作性——作为逻辑形成独立单元的文件能清楚表明对其使用者的要求和意图,不需要有过多的其他解释;
⑤不断完善性——文件的编制和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即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地发现策划的不足,应随各种因素的变化提出新的策划和改进的要求,将好的思想规定下来,并形成文件,以利于保持;
⑥体现方式的多样性——文件除可以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用表格流程图和其他图形表示,随着计算机在组织中的推广应用,电子媒体的文件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⑦符合性——文件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
2)文件的编写原则
①文件应便于执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做到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切忌生搬硬套;
②要努力做到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体化,使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类文件有机结合,可以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大大改善管理绩效;
③文件的描述应能清楚地表示部门之间、活动之间的顺序与接口关系,避免文件之间内容重复和相互矛盾。
3)程序文件编写的内容和一般格式
①程序文件要针对需要编制程序文件体系的管理要素;
②程序文件的内容可按“5W1H”的顺序和内容来编写;
③程序文件一般格式可以是:目的和适用范围,引用的标准及文件,术语和定义,职责,工作程序,报告和记录的格式以及保存期限,相关文件等等。
4)作业文件的编制
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其编写的内容和格式与程序文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在编写之前应对原有的作业文件进行清理,摘其有用,删除无关。
1Z2050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⑴管理体系运行的概念
体系运行是指按照已建立体系的要求实施,其实施的措施重点围绕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执行控制程序,监测,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等活动推进体系的运行工作。上述运行活动简述如下:
1)培训意识和能力
由主管培训的部门根据体系,体系文件(培训意识和能力程序文件)的要求,判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组织部门、时间、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
2)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确保各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的体系和基础,应关注信息交流的内容和方式。
3)文件管理
①对现有有效文件进行整理编号,方便查询索引;
②对适用的规范、规程等行业标准应及时购买补充,对适用的表格要及时发放;
③对在内容上有抵触的文件和过期的文件要及时作废并妥善处理。
4)执行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
体系的运行离不开程序文件的指导,程序文件及其相关的作业文件在组织内部都具有法定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才能保证体系正确运行。
5)监测
为保证体系的正确有效地运行,必须严格监测体系的运行情况。监测中应明确监测的对象和监测的方法。
6)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不符合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事故也难免要发生,关键是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7)纪录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及时按文件要求进行记录,如实反映体系运行情况。
⑵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进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所作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内部审核要明确策划,提出审核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形成审核日程计划,并发至相关部门。
⑶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判断组织的管理体系面对内部情况的变化和外部环境是否充分适应有效,由此决定是否对管理体系做出调整,包括方针、目标、机构和程序等。
管理评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信息输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过程充分严谨,应明确评审的内容和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
·评审结论应该清楚明了,表述准确;
·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应认真进行整改,不断持续改进
1Z206000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1Z206010掌握建设工程合同订立[z1] 的主要方式
1Z206011建设工程招标
⑴建设工程招标的概念
建设工程招标是指招标人率先提出工程的条件和要求,发布招标广告吸引或直接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中标人的行为,如勘察招标、设计招标、工程监理招标、施工招标等。
⑵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
建设工程招标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2)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
3)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
4)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5)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⑶建设工程招标的方式(竞争程度)
l)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亦称无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亦称有限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
⑷招标文件的编制
1)招标文件的内容:工程名称、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经济技术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规划控制条件和用地红线图;可供参考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测量等建设场地勘察成果报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市政道路等方面的基础资料;招标文件答疑、踏勘现场的时间和地点;投标文件编制要求及评标原则;投标文件送达的截止时间;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未中标方案的补偿办法。
2)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合同主要条款;投标文件格式;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技术条款;设计图纸;评标标准和方法;投标辅助材料。
3)招标时限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⑸招标文件与资格预审文件的出售
1)招标人应当按招标公告[z2] 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出售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自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2)对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收费应当合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对于所附的设计文件,招标人可以向投标人酌收押金;对于开标后投标人退还设计文件的,招标人应当向投标人退还押金。
3)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售出后,不予退还,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发出投标邀请书后或者售出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后不得擅自终止招标。
⑹资格预审[z3]
l)资格预审的要求
·资格预审应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的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资格预审时,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行政手段或者其他不合理方式限制投标人的数量。
2)资格预审程序:发布资格预审通告;发售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资料分析并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
⑺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招标人应保管好证明澄清或修改通知已发出的有关文件(如邮件回执等);投标单位在收到澄清或修改通知后,应书面予以确认,该确认书双方均应妥善保管。
⑻开标
1)开标的时间和地点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确定的地点。
2)废标的条件[z4]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
·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
·无单位盖章并无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
·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
·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一份投标文件中对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
·投标人名称或组织机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
·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联合体投标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
⑼评标
递交假的委托书等。
1)评标的准备与初步评审工作包括:
·编制表格,研究招标文件;
·投标文件的排序和汇率风险的承担;
·投标文件的澄清、说明或补正;
·废标处理;
·投标偏差;
·有效投标不足的法律后果。
2)详细评审内容包括:
·确定评标方法(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价法、法律或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备选标的确定;
·决定招标项目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合同授予中标人;
·决定投标有效期可否延长。
3)评标报告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开标记录;
·符合要求的投标一览表;
·废标情况说明;
·评标标准;
·评标方法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经评审的价格或者评分比较一览表;
·经评审的投标人排序;
·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与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
·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
4)推荐中标候选人
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应当限定在1~3人,并标明排列顺序。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z5] 。
⑽中标
1)确定中标的时间
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后,招标人一般应当在15日内确定中标人,但最迟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束日前30个工作日内确定。
2)发出中标通知书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中标人应按照招标人要求提供履约保证金或其他形式履约担保,招标人也应当同时向中标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3)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发出中标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介;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技术条款、评标标准和方法、合同主要条款等内容;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评标报告;中标结果。
1Z206012建设工程投标
⑴建设工程投标的概念
建设工程投标是指投标人在同意招标人拟订好的招标文件的前提下,对招标项目提出自己的报价和相应条件,通过竞争以求获得招标项目的行为。
⑵建设工程投标程序
1)编制投标文件
·步骤 结合现场踏勘和投标预备会的结果,进一步分析招标文件;校核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根据工程类型编制施工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价格构成进行工程估价,确定利润方针,计算和确定报价;形成投标文件;进行投标担保。
·投标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投标函;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投标担保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也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
2)投标文件的送达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投标地点。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己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投标人不得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其投标文件。投标人补充、修改、替代投标文件的,招标人不予接受;投标人撤回投标文件的,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z6] 。
⑶有关投标人的法律禁止性规定
1)禁止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
·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投标人之间其他串通投标报价的行为。
2)禁止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3)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投标人不得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投标人不得以非法手段骗取中标。
3)其他禁止行为
·非法挂靠或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
·投标文件中故意在商务上和技术上采用模糊的语言骗取中标,中标后提供低档劣质货物、工程或服务;
·投标时递交假业绩证明、资格文件;假冒法定代表人签名,私刻公章,
1Z206013建设工程合同谈判与签约
⑴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
1)关于工程内容和范围的确认
·合同的“标的”是合同最基本的要素,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量化就是工程承包内容和范围[z1] 。对于在谈判讨论中经双方确认的内容及范围方面的修改或调整,应和其他所有在谈判中双方达成一致的内容一样,以文字方式确定下来,井以“合同补遗”或“会议纪要”方式作为合同附件并说明它构成合同的一部分。
·对于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建筑物、家具、车辆以及各项服务,也应逐项详细地予以明确。
·对于一般的单价合同,如发包人在原招标文件中未明确工程量变更部分的限度,则谈判时应要求与发包人共同确定一个“增减量幅度”,当超过该幅度时,承包人有权要求对工程单价进行调整。
2)关于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
1Z206020掌握建设工程合同[z4] 的类型
1Z206021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分类
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大体上经过勘察、设计、施工3个阶段,围绕不同阶段订立相应合同。按照所处的阶段所完成的承包内容进行划分为: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⑴建设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即发包人与勘察人就完成商定的勘察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⑵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即发包人与设计人就完成商定的工程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⑶建设工程施工,是指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新建、扩建、改建的活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即发包人与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1Z206022按照承发包方式(范围)分类
⑴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合同
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是指发包人将全部勘察、设计或施工的任务分别发包给一个勘察、设计单位或一个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总承包人可以将勘察、设计或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分包给其他符合资质的分包人。据此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即为勘察、设计或施工总承包合同。在这种模式中,发包人与总承包人订立总承包合同,总承包人与分包人订立分包合同,总承包人与分包人就工作成果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⑵单位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单位工程施工承包,是指在一些大型、复杂的建设工程中,发包人可以将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工程发包给不同的承包人,与承包人分别签订土木工程施工合同、电气与机械工程承包合同,这些承包人之间为平行关系。单位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常见于大型工业建筑安装工程,大型、复杂的建设工程。据此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即为单位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⑶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
工程项目总承包,是指建设单位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等一系列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承包单位,由其进行实质性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最后向建设单位交付具有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总承包实施过程可依法将部分工程分包[z5] 。据此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即为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
⑷BOT合同(又称特许权协议书)
BOT承包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授予承包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以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并自费经营和维护,向东道国出售项目产品或服务,收取价款或酬金,期满后将项目全部无偿移交东道国政府的工程承包模式。据此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即为BOT合同。
1Z206023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或付款方式)分类
⑴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一般要求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报一个总价,在这个价格下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项目。总价合同还可以分为固定总价合同[z6] 、调价总价合同等。
⑵单价合同 这种合同指根据发包人提供的资料,双方在合同中确定每一单项工程单价,结算则按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每项工程单价计算。
单价合同还可以分为: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纯单价合同;单价与包干混合式合同等。
⑶成本加酬金合同[z7] 这种合同是指成本费按承包人的实际支出由发包人支付,发包人同时另外向承包人支付一定数额或百分比的管理费和商定的利润。
1Z206024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其他合同
⑴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z8]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是指委托人(发包人)与监理人签订,为了委托监理人承担监理业务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⑵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 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z9] 是指出卖人转移建设工程物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⑶建设工程保险合同 建设工程保险合同是指发包人或承包人为防范特定风险而与保险公司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⑷建设工程担保合同[z10] 建设工程担保合同是指义务人(发包人或承包人)或第三人(或保险公司)与权利人(承包人或发包人)签订为保证建设工程合同全面、正确履行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Z206030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31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⑴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
1)词语涵义及合同文件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对合同中常用的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进行解释,赋予它们明确的涵义。对合同文件的组成、顺序、合同使用的标准,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2)总承包的内容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对总承包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一般包括从工程立项到交付使用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具体应包括:勘察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管理、试车考核(或交付使用)等内容。具体的承包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如约定设计一施工的总承包,投资一设计一施工的总承包等。
3)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发包人一般应当承担以下义务:按照约定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向承包人提供现场;协助承包人申请有关许可、执照和批准;如果发包人单方要求终止合同后,没有承包人的同意,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重新开始实施该工程。
·承包人一般应当承担以下义务:完成满足发包人要求的工程以及相关的工作;提供履约保证:负责工程的协调与恰当实施;按照发包人的要求终止合同。
4)合同履行期限
合同应当明确规定交工的时间,同时也应对各阶段的工作期限作出明确规定。
5)合同价款
这一部分内容应规定合同价款的计算方式、结算方式,以及价款的支付期限等。
6)工程质量与验收
合同应当明确规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对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验收时间及确认方式。工程质量检验的重点应当是竣工验收,通过竣工验收后发包人可以接收工程。
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在履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情况。一般在合同期限内的任何时间,发包人代表可以通过发布指示或者要求承包人以递交建议书的方式提出变更。如果承包人认为这种变更是有价值的,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发包人代表提交此类建议书。当然,最后的批准权在发包人。
8)风险、责任和保险
承包人应当保障和保护发包人、发包人代表以及雇员免遭由工程导致的一切索赔、损害和开支。应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也应作明确的规定。合同对保险的办理、保险事故的处理等都应作明确的规定。
9)工程保修
合同应按国家的规定写明保修项目、内容、范围、期限及保修金额和支付办法。
10)对设计、分包人的规定
承包人进行并负责工程的设计,设计应当由合格的设计人员进行。承包人还应当编制足够详细的施工文件,编制和提交竣工图、操作和维修手册。承包人应对所有分包方遵守合同的全部规定负责,任何分包方)分包方的代理人或者雇员的行为或者违约,完全视为承包人自己的行为或者违约,并负全部责任。
11)索赔和争议的处理
合同应明确索赔的程序和争议的处理方式。对争议的处理,一般应以仲裁作为解决的最终方式。
12)违约责任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包括发包人不按时支付合同价款的责任、超越合同规定干预承包人工作的责任等;也包括承包人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质量完成工作的责任等。
⑵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1)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订立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订立。承包人一般应当根据发包人对项目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可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设备采购方案、报价等。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后合同即告成立。
2)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履行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订立后,双方都应按合同的规定严格履行。
·总承包单位可以按合同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包,但不得倒手转包。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工程分包外,必须经发包人认可。
1Z206032施工总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9年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以下简称《示范文本》),这是一种主要适用于施工总承包合同。该《示范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三部分组成。
⑴《协议书》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内容;工程立项批准文号;资金来源。
2)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人承包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3)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合同工期应填写总日历天数。
4)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合格标准,双方也可以约定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优良标准。
5)合同价款 合同价款应填写双方确定的合同金额。
6)组成合同的文件 合同文件应能相互解释,互为说明。除专用条款另有约定外,组成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z1] 如下:
·本合同协议书;
·中标通知书;
·投标书及其附件;
·本合同专用条款;
·本合同通用条款;
·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图纸:
·工程量清单;
·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7)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8)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9)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10)合同的生效。
⑵《通用条款》内容
1)词语定义及合同文件
·词语定义 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发包人;项目经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工程;合同价款;追加合同价款;费用;工期;开工工期:竣工工期;图纸;施工场地;书面形式;违约责任;索赔;不可抗力;小时或天。
·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同本条前文《协议书》内容中的有关说明。
2)双方一般权利和义务
3)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4)质量与检验
5)安全施工
6)合同价款与支付
7)材料设备供应
8)工程变更
9)竣工验收与结算
10)违约、索赔和争议
11)其他
⑶《专用条款[z2] 》
1)《专用条款》谈判依据及注意事项
2)《专用条款》与《通用条款》是相对应的
3)《专用条款》具体内容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协商将工程的具体要求填写在合同文本中
4)建设工程合同《专用条款》的解释优于《通用条款》
1Z206033工程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⑴工程分包的概念
工程分包,是相对总承包而言的。所谓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所承包建设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
⑵分包资质管理
《建筑法》第29条和《合同法》第272条同时规定,禁止(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这是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和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需要。
1)专业承包资质专业承包序列企业资质设2至3个等级,60个资质类别,其中常用类别有:地基与基础、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电梯安装、消防设施、建筑防水、防腐保温、园林古建筑、爆破与拆除、电信工程、管道工程等。
2)劳务分包资质劳务分包序列企业资质设1至2个等级,13个资质类别,其中常用类别有:木工作业、砌筑作业、抹灰作业、油漆作业、钢筋作业、混凝土作业、脚手架作业、模板作业、焊接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等。如同时发生多类作业可划分为结构劳务作业、装修劳务作业、综合劳务作业。
⑶总、分包的连带责任
《建筑法》第29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⑷关于分包的法律禁止性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5条明确规定,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
1)违法分包[z3]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违法分包指下列行为:
·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这里包括不具备资质条件和超越自身资质等级承揽业务两类情况;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2)转包
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他人承包的行为。
3)挂靠
挂靠是与违法分包和转包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违法行为。
·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
·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不是本单位人员,与本单位无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福利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
·建设单位的工程款直接进入项目管理机构财务的。
⑸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3年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3)。该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组成。
1)《协议书》内容包括:
·分包工程概况分包工程名称;分包工程地点;分包工程承包范围:
·分包合同价款;
·工期 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
·工程质量标准;
·组成合同的文件包括:本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如有时);分包人的报价书;除总包合同工程价款之外的总包合同文件;本合同专用条款;本合同通用条款;本合同工程建设标准、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人和分包人协商一致的其他书面文件;
·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分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完成本协议书第一条约定的工程,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保修责任;
·承包人向分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本协议书第二条约定的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分包人向承包人承诺,履行总包合同中与分包工程有关的承包人的所有义务,并与承包人承担履行分包工程合同以及确保分包工程质量的连带责任;
·合同的生效。
2)《通用条款》内容包括:
·词语定义及合同文件,包括词语定义,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语言文字和适用法律、行政法规及工程建设标准,图纸;
·双方一般权利和义务,包括承包人的工作和分包人的工作;
·工期;
·质量与安全,包括质量检查与验收和安全施工;
·合同价款与支付,包括合同价款及调整、工程量的确认和合同价款的支付;
·工程变更;
·竣工验收与结算;
·违约、索赔及争议;
·保障、保险及担保;
·其他,包括材料设备供应、文件、不可抗力、分包合同解除、合同生效与终止、合同价数和补充条款等规定。
3)《专用条款》内容包括:
·词语定义及合同文件;
·双方一般权利和义务;
·工期;
·质量与安全;
·合同价款与支付;
·工程变更;
·竣工验收与结算;
·违约、索赔及争议;
·保障、保险及担保;
·其他。
《专用条款》与《通用条款》是相对应的,《专用条款》具体内容是承包人与分包人协商将工程的具体要求填写在合同文本中,建设工程专业分包合同《专用条款》的解释优于《通用条款》。
1Z206034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3年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其规范了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3)关于合同价格条款
合同依据计价方式的不同主要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在谈判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加以确定。
4)关于价格调整条款
·一般建设工程工期较长,遭受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给承包人造成较大损失。价格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地解决这一非承包人可控制的风险损失。
·可以说,价格调整和合同单价(对“单价合同”)及合同总价共同确定了工程承包合同的实际价格,直接影响着承包人的经济利益。在建设工程实践中,价格向上调整的机会远远大于价格下调,有时最终价格调整金额会高达合同总价的10%甚至15%以上,因此承包人在投标过程中,尤其是在合同谈判阶段务必对合同的价格调整条款予以充分的重视。
5)关于合同款支付方式的条款
工程合同的付款分四个阶段进行,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退还保留金[z2] 。
6)关于工期和维修期
·被授标的承包人首先应根据投标文件中自己填报的工期及考虑工程量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与发包人最后确定工期。关于开工日期,如可能时应根据承包人的项目准备情况、季节和施工环境因素等洽商一个适当的时间。
·对于单项工程较多的项目,应当争取(如原投标书中未明确规定时)在合同中明确允许分部位或分批提交发包人验收(例如成批的房建工程应允许分栋验收);分多段的公路维修工程应允许分段验收;分多片的大型灌溉工程应允许分片验收等),并从该批验收时起开始算该部分的维修期,应规定在发包人验收并接收前,承包人有权不让发包人随意使用等条款,以缩短自己责任期限,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利益。
·承包人应通过谈判(如原投标书中未明确规定时)使发包人接受并在合同文本明确承包人保留由于工程变更(发包人在工程实施中增减工程或改变设计)、恶劣的气候影响,以及种种“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料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条件(如地质条件、超标准的洪水等)的变化”等原因对工期产生不利影响时要求合理地延长工期的权利。
·合同文本中应当对保修工程的范围和保修责任及保修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明确的说明,承包人应该只承担由于材料和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艺等不符合合同规定而产生的缺陷。如承包人认为发包人提供的投标文件(事实上将构成为合同文件)中对它们说明得不满意时,应该与发包人谈判清楚,并落实在“合同补遗”上。
·承包人应力争以维修保函来代替发包人扣留的保留金,维修保函对承包人有利,主要是因为可提前取回被扣留的现金,而且保函是有时效的,期满将自动作废。同时,它对发包人并无风险,真正发生维修费用,发包人可凭保函向银行索回款项。
因此,这一做法是比较公平的。维修期满后应及时从发包人处撤回保函。
7)关于完善合同条件的问题
主要包括:关于合同图纸;关于合同的某些措辞;关于违约罚金和工期提前奖金:工程量验收以及衔接工序和隐蔽工程施工的验收程序;关于施工占地;关于开工和工期;关于向承包人移交施工现场和基础资料;关于工程交付;预付款保函的自动减额条款。
⑵建设工程合同最后文本的确定和合同签订
1)合同文件内容
·建设工程合同文件构成:合同协议书;工程量及价格单;合同条件,一般由合同一般条件和合同特殊条件两部分构成;投标人须知;合同技术条件(附投标图纸);发包人授标通知;双方代表共同签署的合同补遗(有时也以合同谈判会议纪要形式表示);中标人投标时所递交的主要技术和商务文件(包括原投标书的图纸,承包人提交的技术建议书和投标文件的附图);其他双方认为应该作为合同的一部分文件,如投标阶段发包人发出的变动和补遗,发包人要求投标人澄清问题的函件和承包人所做的文字答复,双方往来函件,以及投标时的降价信等。
·对所有在招标投标及谈判前后各方发出的文件、文字说明、解释性资料进行清理。对凡是与上述合同构成相矛盾的文件,应宣布作废。可以在双方签署的合同补遗中,对此做出排除性质的声明。
2)关于合同协议的补遗
·在合同谈判阶段双方谈判的结果一般以合同补遗的形式,有时也可以以合同谈判纪要形式,形成书面文件。这一文件将成为合同文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最终确认了合同签订人之间的意志,所以它在合同解释中优先于其他文件。为此不仅承包人对它重视,发包人也极为重视,它一般是由发包人或其监理工程师起草。因合同补遗或合同谈判纪要会涉及合同的技术、经济、法律等所有方面,作为承包人主要是核实其是否忠实于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及其文字的准确性。对于经过谈判更改了招标文件中条款的部分,应说明已就某某条款进行修正,合同实施按照合同补遗某某条款执行。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对于违反法律的条款,即使由合同双方达成协议并签了字,也不受法律保障。因此,为了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应由律师核实,才可对外确认。
3)签订合同
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z3] 在合同谈判结束后,应按上述内容和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合同文本草案,并经承包人授权代表认可后正式形成文件,承包人代表应认真审核合同草案的全部内容。当双方认为满意并核对无误后由双方代表草签,至此合同谈判阶段即告结束。此时,承包人应及时准备和递交履约保函,准备正式签署承包合同。
⑴劳务分包合同主要条款
劳务分包合同主要包括:劳务分包人资质情况;劳务分包工作对象及提供劳务内容;分包工作期限;质量标准;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标准规范;总(分)包合同;图纸;项目经理;工程承包人义务;劳务分包人义务;安全施工与检查;安全防护;事故处理;保险;材料、设备供应;劳务报酬;工量及工程量的确认;劳务报酬的中间支付;施工机具、周转材料供应;施工变更;施工验收;施工配合;劳务报酬最终支付;违约责任;索赔;争议;禁止转包或再分包;不可抗力;文物和地下障碍物;合同解除;合同终止;合同价数;补充条款;合同生效。
⑵工程承包人与劳务分包人的义务
1)工程承包人的义务
·组建与工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班子,全面履行总(分)包合同,组织实施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向发包人负责。
·除非本合同另有约定,工程承包人完成劳务分包人施工前期的下列工作并承担相应费用:向劳务分包人交付具备本合同项下劳务作业开工条件的施工场地;完成水、电、热、电信等施工管线和施工道路,并满足完成本合同劳务作业所需的能源供应、通信及施工道路畅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相应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路资料;办理下列工作手续:各种证件、批件、规费,但涉及劳务分包人自身的手续除外;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相应的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位置;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z1] ,统一制定各项管理目标,组织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物资需用量计划表,实施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量分析、实验化验的控制、监督、检查和验收。
·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沉降观测、技术交底,组织图纸会审,统一安排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交工验收。
·统筹安排、协调解决非劳务分包人独立使用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工作用水、用电及施工场地。
·按时提供图纸,及时交付应供材料、设备,所提供的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安全设施保证施工需要。
·按本合同约定,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动报酬。
·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2)劳务分包人义务
·对本合同劳务分包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向工程承包人负责,组织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熟练工人投入工作:未经工程承包人授权或允许,不得擅自与发包人及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劳务分包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按约定的日期(一般为每月底前若干天)提交下月施工计划,有阶段工期要求的提交阶段施工计划,必要时按工程承包人要求提交旬、周施工计划,以及与完成上述阶段、时段施工计划相应的劳动力安排计划,经工程承包人批准后严格实施。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约定的标准;科学安排作业计划,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保证工期;加强安全教育,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范,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建设主管部门及环保、消防、环卫等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施工;承担由于自身责任造成的质量修改、返工、工期拖延、安全事故、现场脏乱造成的损失及各种罚款。
·自觉接受工程承包人及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接受工程承包人随时检查其设备、材料保管、使用情况,及其操作人员的有效证件、持证上岗情况;与现场其他单位协调配合,照顾全局。
·按工程承包人统一规划堆放材料、机具,按工程承包人标准化工地要求设置标牌,搞好生活区的管理,做好自身责任区的治安保卫工作。
·按时提交报表、完整的原始技术经济资料,配合工程承包人办理交工验收。
·做好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和已完工程部分的成品保护工作,因劳务分包人责任发生损坏,劳务分包人自行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及各种罚款。
·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工程承包人提供或租赁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机具、周转材料及其他设施。
·劳务分包人须服从工程承包人转发的发包人及工程师的指令。
·除非本合同另有约定,劳务分包人应对其作业内容的实施、完工负责,劳务分包人应承担并履行总(分)包合同约定的、与劳务作业有关的所有义务及工作程序。
⑶安全防护及保险
1)安全防护
·劳务分包人在动力设备、输电线路、地下管道、密封防振车间、易燃易爆地段以及临街交通要道附近施工时,施工开始前应向工程承包人提出安全防护措施,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实施,防护措施费用由工程承包人承担。
·实施爆破作业,在放射、毒害性环境中工作(含储存、运输、使用)及使用毒害性、腐蚀性物品施工时,劳务分包人应在施工前1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承包人,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实施,由工程承包人承担安全防护措施费用。
·劳务分包人在施工现场内使用的安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及其他保护用品),由劳务分包人提供使用计划,经工程承包人批准后,由工程承包人负责供应。
2)保险
·劳务分包人施工开始前,工程承包人应获得发包人为施工场地内的自有人员及第三方人员生命财产办理的保险,且不需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设备,由工程承包人办理或获得保险,且不需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工程承包人必须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劳务分包人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施工场地内自有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时,劳务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
⑷劳务报酬
1)劳务报酬采用以下方式:
·固定劳务报酬(含管理费);
·约定不同工种劳务的计时单价(含管理费),按确认的工时计算;
·约定不同工作成果的计件单价(含管理费),按确认的工程量计算。
2)劳务报酬,除本合同约定或法律政策变化,导致劳务价格变化的,均为一次包死,不再调整。
3)劳务报酬最终支付
·全部工作完成,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14天内,劳务分包人向工程承包人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双方按照本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进行劳务报酬的最终支付。
·工程承包人收到劳务分包人递交的结算资料后14天内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工程承包人确认结算资料后14天内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务报酬尾款。
·劳务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对劳务报酬结算价款发生争议时,按本合同关于争议的约定处理。
⑸违约责任
1)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承包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工程承包人违反合同的约定,不按时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务报酬;
·工程承包人不履行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其他情况。
2)工程承包人不按约定核实劳务分包人完成的工程量或不按约定支付劳务报酬或劳务报酬尾款时,应按劳务分包人同期向银行贷款利率向劳务分包人支付拖欠劳务报酬的利息,并按拖欠金额向劳务分包人支付违约金。
3)工程承包人不履行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的其他义务时,应向劳务分包人支付违约金,工程承包人尚应赔偿因其违约给劳务分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顺延延误的劳务分包人工作时间。
4)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劳务分包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劳务分包人因自身原因延期交工的;
·劳务分包人施工质量不符合本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但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时;
·劳务分包人不履行或不按约定履行合同的其他义务时,劳务分包人尚应赔偿因其违约给工程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延误的劳务分包人工作时间不予顺延。
5)一方违约后,另一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时,违约方承担上述违约责任后仍应继续履行合同。
1Z206040掌握建设工程担保的类型
1Z206041投标担保
⑴投标担保的概念
投标担保,或投标保证金,是指投标人保证其投标被接受后对其投标书中规定的责任不得撤销或者反悔。否则,招标人将对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投标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为投标价的2%左右,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z2] 。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该投标文件将被拒绝,作废标处理。
⑵投标保证金的形式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有很多种,通常的做法有如下几种:
1)交付现金;
2)支票;
3)银行汇票;
4)不可撤销信用证;
5)银行保函;
6)由保险公司或者担保公司出具投标保证书。
⑶作用
它主要用于筛选投标人。投标保证担保要确保合格者投标以及中标者将签约和提供发包人所要求的履约、预付款担保。
⑷《世行采购指南》关于投标保证金的规定
投标保证金应当根据投标商的意愿采用保付支票、信用证或者由信用好的银行出具保函等形式。应允许投标商提交由其选择的任何合格国家的银行直接出具的银行保函。投标保证金应当在投标有效期满后28天内一直有效,其目的是给借款人在需要索取保证金时,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行动。一旦确定不能对其授予合同,应及时将投标保证金退还给落选的投标人。
1Z206042履约担保
⑴履约担保[z1] 的概念
所谓履约担保,是指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承包人提交的保证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⑵履约担保的形式[z2]
履行担保一般有三种形式:银行保函、履约担保书和保留金。
1)银行履约保函
·银行履约保函是由商业银行开具的担保证明,通常为合同金额的10%左右。银行保函分为有条件的银行保函和无条件的银行保函。
·有条件的保函是指下述情形:在承包人没有实施合同或者未履行合同义务时,由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出具证明说明情况,并由担保人对已执行合同部分和未执行部分加以鉴定,确认后才能收兑银行保函,由招标人得到保函中的款项。建筑行业通常倾向于采用这种形式的保函。
·无条件的保函[z3] 是指下述情形:在承包人没有实施合同或者未履行合同义务时,发包人不需要出具任何证明和理由。只要看到承包人违约,就可对银行保函进行收兑。
2)履约担保书[z4]
·履约担保书的担保方式是:当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中违约时,开出担保书的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用该项担保金去完成施工任务或者向发包人支付该项保证金。工程采购项目保证金提供担保形式的,其金额一般为合同价的30%~50%。
·承包人违约时,由工程担保人代为完成工程建设的担保方式,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是我国工程担保制度探索和实践的重点内容。
3)保留金
·保留金是指在发包人根据合同的约定,每次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扣除一定数目的款项,作为承包人完成其修补缺陷义务的保证。保留金一般为每次工程进度款的10%,但总额一般应限制在合同总价款的5%(通常最高不得超过10%)。一般在工程移交时,发包人将保留金的一半支付给承包人;质量保修期满1年(一般最高不超过2年)后14天内,将剩下的一半支付给承包人。
·履约保证金额的大小取决于招标项目的类型与规模,但必须保证承包人违约时,发包人不受损失。在投标须知中,发包人要规定使用哪一种形式的履约担保。发包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规定提交履约担保。没有按照上述要求提交履约担保的发包人将把合同授予次低标者,并没收投标保证金。
⑶《世行采购指南》对履约担保的规定
工程的招标文件要求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其金额足以抵偿借款人(发包人)在承包人违约时所遭受的损失。该保证金应当按照借款人在招标文件中的规定以适当的格式和金额采用履约担保书或者银行保函形式提供。担保书或者银行保函的金额将根据提供保证金的类型和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有所不同。该保证金的一部分应展期至工程竣工日之后,以覆盖截至借款人最终验收的缺陷责任期或维修期;另一种做法是,在合同规定从每次定期付款中扣留一定百分比作为保留金,直到最终验收为止。可允许承包人在临时验收后用等额保证金来代替保留金。
⑷世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土建工程国内竞争性文件》对履约担保的规定
·中标人应在接到中标通知书14天内按合同专用条款中规定的数额向发包人提交履约保证金。指缺陷责任期结束后28天履约保证金应保持有效,并应按规定的格式或发包人可接受的其他格式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经营的银行开具。
·如果没有理由再需要履约保证金,在缺陷责任期结束后的28天内发包人应将履约保证金退还给承包人。
·发包人应将从保证金的开出机构所获得的索赔通知承包人。
·如果下述情况发生42天或以上则发包人可从履约保证金中获得索赔:项目监理指出承包人有违反合同的行为后,承包人仍继续该违反合同的行为或承包人未将应支付给发包人的款项支付给发包人。
⑸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对履约担保的规定
·如果合同要求承包人为其正确履行合同取得担保时,承包人应在收到中标函之后28天内,按投标书附件中注明的金额取得担保,并将此保函提交给发包人。该保函应与投标书附件中规定的货币种类及其比例相一致。当向发包人提交此保函时,承包人应将这一情况通知工程师。该保函采取本条件附件中的格式或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同意的格式。提供担保的机构须经发包人同意。除非合同另有规定,执行本款时所发生的费用应由承包人负担。
·在承包人根据合同完成施工和竣工,并修补了任何缺陷之前,履约担保将一直有效。在发出缺陷责任证书之后,即不应对该担保提出索赔,并应在上述缺陷责任证书发出后14天内将该保函退还给承包人。
·在任何情况下,发包人在按照履约担保提出索赔之前,皆应通知承包人,说明导致索赔的违约性质。1Z206043预付款担保
⑴预付款担保的概念
预付款担保是指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合同后,承包人正确、合理使用发包人支付的预付款的担保,建设工程合同签订以后,发包人给承包人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一般为合同金额的10%,但需由承包人的开户银行向发包人出具预付款担保。
⑵预付款担保的形式
1)银行保函
预付款担保的主要形式即银行保函。预付款担保的担保金额通常与发包人的预付款是等值的。预付款一般逐月从工程预付款中扣除,预付款担保的担保金额也相应逐月减少[z5] 。承包人在施工期间,应当定期从发包人处取得同意此保函减值的文件,并送交银行确认。承包人还清全部预付款后,发包人应退还预付款担保,承包人将其退回银行注销,解除担保责任。
2)发包人与承包人约定的其他形式
预付款担保也可由保证担保公司担保,或采取抵押等担保形式。
⑶预付款担保的作用
预付款担保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承包人能够按合同规定进行施工,偿还发包人已支付的全部预付金额。如果承包人中途毁约,中止工程,使发包人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从应付工程款中扣除全部预付款,则发包人作为保函的受益人有权凭预付款担保向银行索赔该保函的担保金额作为补偿。
⑷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关于预付款担保的规定
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世行采购指南》、世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土建工程国内竞争性文件》、《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采购准则》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中均对预付款担保作出相应规定。
1)《世行采购指南》规定,货物或土建工程合同签字后支付的任何动员预付款及类似的支出应参照这些支出的估算金额,并应在招标文件中予以规定。对其他预付款的支付金额和时间,比如为交运到现场用于土建工程的材料所作的材料预付款,也应有明确规定。招标文件应规定为预付款所需的任何保证金所应做出的安排。
2)世行贷款项目招标文件范本《土建工程国内竞争性文件》中的规定
·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并经营的银行开出与预付款相同数额的保函后,发包人将按合同专用条款中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承包人支付预付款。预付款保函应在预付款全部扣回之前保持有效,但其担保额应随投标人返还的金额而逐渐减少。预付款不计利息。
·承包人应将预付款专用于实施本合同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及动员费用,并且应向项目监理提交发票和其他证明文件的副本以证明预付款确实如此使用。
·根据以支付额计算的完成工程的比例表,预付款将从支付给承包人的款项中按合同专用条款中规定的比例数额扣回。在评估所完成的工程、变更、价格调整、补偿事件或误期赔偿费的价值时不应考虑预付款的支付和扣回。
3)《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采购准则》规定,建设项目合同应当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用于支付迁移费及为工程需要而将材料运到工地的费用。招标文件应规定每项预付金额基数,支付的时间和方法,所要求的资金种类以及承包人还款方式。对于预付的迁移费、所迁移的物品应在数量单中,”以说明,预付款的支付仅限于这些物品。一般情况下,预付金额仅限于合同总额的10%,至于配合工程需要所运的材料,预付款数量取决于工程的类型,在通常情况下可预付部分材料费。
4)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在证书与支付中规定,如欲包括预付款条款,可增加一款如下:投标书附件中规定的预付款额,应在承包人根据发包人呈交或认可的履约保证书和已经发包人认可的条件对全部预付款价值进行担保的保函之后,由工程师开具证明支付给承包人[z6] 。上述担保额应按照工程师根据本款颁发的临时证书中的指示,用承包人偿还的款项逐渐冲销。该预付款不受保留金约束。
1Z206044支付担保
⑴支付担保的概念
支付担保是指应承包人的要求,发包人提交的保证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款支付义务的担保。
⑵支付担保的形式
支付担保有如下形式:
1)银行保函;
2)履约保证金;
3)担保公司担保;
4)抵押或者质押。
发包人支付担保应是金额担保。(对于大型工程可)实行履约金分段滚动担保。担保额度为工程总额的20%~25%。本段清算后进入下段。已完成担保额度,发包人未能按时支付,承包人可依据担保合同暂停施工,并要求担保人承担支付责任和相应的经济损失。
⑶支付担保的作用
支付担保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发包人资信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并落实各项反担保措施,确保工程费用及时支付到位;一旦发包人违约,付款担保人将代为履约。上述对工程款支付担保的规定,对解决我国建筑市场上工程款拖欠现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⑷支付担保有关规定
1)《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第41条规定了关于发包人工程款支付担保的内容
·发包人承包人为了全面履行合同,应互相提供以下担保: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履约担保,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及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履约担保,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各项义务。
·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要求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相应责任。
·提供担保的内容、方式和相关责任,发包人承包人除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外,被担保方与担保方还应签订担保合同,作为本合同附件。
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关于发包人工程款支付担保的内容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担保的,中标人应当提交。招标人应当同时向中标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1Z206050掌握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的管理
1Z206051建设工程合同分析
⑴合同分析的必要性
进行合同分析是基于以下原因:
·合同条文繁杂,内涵意义深刻,法律语言不容易理解;
·同在一个工程中,往往几份、十几份甚至几十份合同交织在一起,有十分复杂的关系;
·合同文件和工程活动的具体要求(如工期、质量、费用等)的衔接处理;
·工程小组、项目管理职能人员等所涉及的活动和问题不是合同文件的全部,而仅为合同的部分内容,如何全面理解合同对合同的实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合同中存在问题和风险,包括合同审查时已经发现的风险和还可能隐藏着的尚未发现的风险;
·合同条款的具体落实;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将会产生的争议。
⑵建设工程合同分析的内容
合同分析在不同的时期,为了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内容。
1)合同的法律基础
分析订立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通过分析,承包人了解适用于合同的法律的基本情况(范围、特点等),用以指导整个合同实施和索赔工作。对合同中明示的法律应重点分析。
2)承包人的主要任务
·明确承包人的总任务,即合同标的。承包人在设计、采购、生产、试验、运输、土建、安装、验收、试生产、缺陷责任期维修等方面的主要责任,施工现场的管理,给发包人的管理人员提供生活和工作条件等责任。
·明确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图纸、工程说明、技术规范的定义。工程范围的界限应很清楚,否则会影响工程变更和索赔,特别对固定总价合同。
在合同实施中,如果工程师指令的工程变更属于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则承包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如果工程变更超过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范围,则可向发包人提出工程变更的补偿要求。
·明确工程变更的补偿范围,通常以合同金额一定的百分比表示。通常这个百分比越大,承包人的风险越大。
·明确工程变更的索赔有效期,由合同具体规定,一般为28天,也有14天的。一般这个时间越短,对承包人管理水平的要求越高,对承包人越不利。
3)发包人责任
·发包人雇用工程师并委托他全权履行发包人的合同责任。
·发包人和工程师有责任对平行的各承包人和供应商之间的责任界限做出划分,对这方面的争执做出裁决,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协调,并承担管理和协调失误造成的损失。
·及时做出承包人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决策,如下达指令、履行各种批准手续、做出认可、答复请示,完成各种检查和验收手续等。
·提供施工条件,如及时提供设计资料、图纸、施工场地、道路等。
·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工程款,及时接收已完工程等。
4)合同价格分析
·合同所采用的计价方法及合同价格所包括的范围。
·工程计量程序,工程款结算(包括进度付款、竣工结算、最终结算)方法和程序。
·合同价格的调整,即费用索赔的条件、价格调整方法,计价依据,索赔有效期规定。
·拖欠工程款的合同责任。
5)施工工期
在实际工程中,工期拖延极为常见和频繁,而且对合同实施和索赔的影响很大,所以要特别重视。
6)违约责任
如果合同一方未遵守合同规定,造成对方损失,应受到相应的合同处罚。
·承包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工期完成工程的违约金或承担发包人损失的条款;
·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造成对方人员和财产损失的赔偿条款;
·由于预谋或故意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处罚和赔偿条款等;
·由于承包人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地履行合同责任,或出现严重违约时的处理规定;
·由于发包人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地履行合同责任,或出现严重违约时的处理规定,特别是对发包人不及时支付工程款的处理规定。
7)验收、移交和保修
验收包括许多内容,如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现场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单项工程验收、全部工程竣工验收等。
在合同分析中,应对重要的验收要求、时间、程序以及验收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作说明。
竣工验收合格即办理移交。移交作为一个重要的合同事件,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表示:
·发包人认可并接收工程,承包人工程施工任务的完结;
·工程所有权的转让;
·承包人工程照管责任的结束和发包人工程照管责任的开始;
·保修责任的开始;
·合同规定的工程款支付条款有效。
8)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
它决定着索赔的解决方法。这里要分析:
·索赔的程序;
·争执的解决方式和程序;
·仲裁条款,包括仲裁所依据的法律、仲裁地点、方式和程序、仲裁结果的约束力等。
1Z206052建设工程合同交底
合同和合同分析的资料是工程实施管理的依据。合同分析后,应由合同管理人员向各层次管理者作“合同交底”,把合同责任具体地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上。
⑴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管理人员和企业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
⑵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程小组或分包人。
⑶在合同实施前与其他相关的各方面,如发包人、监理工程师、承包人沟通,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各种安排。
⑷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对合同作解释。
⑸合同责任的完成必须通过其他经济手段来保证。对分包商,主要通过分包合同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分包商能及时地按质按量地完成合同责任。
1Z206053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的控制
⑴合同控制的作用
·通过合同实施情况分析,找出偏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合同实施过程,达到合同总目标,所以合同跟踪是决策的前导工作。
·在整个工程过程中,能使项目管理人员一直清楚地了解合同实施情况,对合同实施现状、趋向和结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⑵合同控制的依据
·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如各种计划、方案、洽商变更文件等,它们是比较的基础,是合同实施的目标和依据。
·各种实际的工程文件,如原始记录,各种工程报表、报告、验收结果、计量结果等。
·工程管理人员每天对现场情况的书面记录。
⑶合同控制措施
合同诊断包括如下内容:
1)分析合同执行差异的原因;
2)分析合同差异责任。
3)问题的处理。
对工程问题有如下四类措施:
1)技术措施;
2)组织和管理措施;
3)经济措施;
4)合同措施。
1Z206054建设工程合同档案管理
⑴合同资料种类
在实际工程中与合同相关的资料面广量大,形式多样,主要有:
1)合同资料,如各种合同文本、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图纸、技术规范等;
2)合同分析资料,如合同总体分析、网络图、横道图等;
3)工程实施中产生的各种资料。如发包人的各种工作指令、签证、信函、会谈纪要和其他协议,各种变更指令、申请、变更记录,各种检查验收报告、鉴定报告;
4)工程实施中的各种记录、施工日记等,官方的各种文件、批件,反映工程实施情况的各种报表、报告、图片等。
⑵合同资料文档管理的内容、
1)合同资料的收集 合同包括许多资料、文件;合同分析又产生许多分析文件;在合同实施中每天又产生许多资料,如记工单、领料单、图纸、报告、指令、信件等。
2)资料整理 原始资料必须经过信息加工才能成为可供决策的信息,成为工程报表或报告文件。
3)资料的归档 所有合同管理中涉及到的资料不仅目前使用,而且必须保存,直到合同结束。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必须建立资料的文档系统。
4)资料的使用 合同管理人员有责任向项目经理、向发包人作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向各职能人员和各工程小组、分包商提供资料;为工程的各种验收、为索赔和反索赔提供资料和证据。
1Z206060掌握建设工程索赔的主要内容
1Z206061建设工程索赔的起因和分类
⑴索赔的概念
索赔是指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合同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未能保证承诺的合同条件实现而遭受损失后,向对方提出的补偿要求。索赔是相互的、双向的。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索赔,发包人可以向承包人索赔。
⑵建设工程索赔的起因
1)发包人违约,包括发包人和工程师没有履行合同责任,没有正确地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力,工程管理失误,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等。
2)合同错误,如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有二义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错误等。
3)合同变更,如双方签订新的变更协议、备忘录、修正案,发包人下达工程变更指令等。
4)工程环境变化,包括法律、市场物价、货币兑换率、自然条件的变化等。
5)不可抗力因素,如恶劣的气候条件、地震、洪水、战争状态、禁运等。
⑶分类(分类标准)[z1]
1)按索赔当事人分类
·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索赔;
·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索赔;
·承包人与供货人之间索赔;
·承包人与保险人之间索赔。
2)按索赔事件的影响分类
·工期拖延索赔 由于发包人未能按合同规定提供施工条件,如未及时交付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场地、道路等;或非承包人原因发包人指令停止工程实施;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作用等原因,造成工程中断,或工程进度放慢,使工期拖延,承包人对此提出索赔。
·不可预见的外部障碍或条件索赔 如果在施工期间,承包人在现场遇到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通常不能预见到的外界障碍或条件,例如地质与预计的(发包人提供的资料)不同,出现未预见到的岩石、淤泥或地下水等。
·工程变更索赔 由于发包人或工程师指令修改设计、增加或减少工程量、增加或删除部分工程、修改实施计划、变更施工次序,造成工期延长和费用损失,承包人对此提出索赔。
·工程终止索赔 由于某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发包人违约,使工程被迫在竣工前停止实施,并不再继续进行,使承包人蒙受经济损失,因此提出索赔。
·其他索赔 如货币贬值、汇率变化,物价和工资上涨、政策法令变化、发包人推迟支付工程款等原因引起的索赔。
3)按索赔要求分类
·工期索赔 即要求发包人延长工期,推迟竣工日期。
·费用索赔 即要求发包人补偿费用损失,调整合同价格。
4)按索赔所依据的理由分类
·合同内索赔 即索赔以合同条文作为依据,发生了合同规定给承包人以补偿的干扰事件,承包人根据合同规定提出索赔要求。这是最常见的索赔。
·合同外索赔 指工程过程中发生的干扰事件的性质已经超过合同范围。在合同中找不出具体的依据,一般必须根据适用于合同关系的法律解决索赔问题。
·道义索赔 指由于承包人失误(如报价失误、环境调查失误等),或发生承包人应负责的风险而造成承包人重大的损失。
5)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
·单项索赔 单项索赔是针对某一干扰事件提出的。索赔的处理是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干扰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立即进行。它由合同管理人员处理,并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有效期内向发包人提交索赔意向书和索赔报告。
·总索赔[z2] 又叫一揽子索赔或综合索赔。这是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索赔处理和解决方法。一般在工程竣工前,承包人将工程过程中未解决的单项索赔集中起来,提出一份总索赔报告。合同双方在工程交付前或交付后进行最终谈判,以一揽子方案解决索赔问题。
1Z206062建设工程索赔成立的条件
⑴索赔成立的条件
索赔成立的条件如下:
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
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3)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⑵施工项目索赔应具备的理由
施工项目索赔应具备下列理由之一:
1)发包人违反合同给承包人造成时间、费用的损失;
2)因工程变更(含设计变更、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工程变更,以及承包人提出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变更)造成的时间、费用损失;
3)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文件的歧义解释、技术资料不确切,或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时间、费用的增加;
4)发包人提出提前完成项目或缩短工期而造成承包人的费用增加;
5)发包人延误支付期限造成承包人的损失;
6)合同规定以外的项目进行检验,且检验合格,或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项目缺陷的修复所发生的损失或费用;
7)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
8)物价上涨,法规变化及其他。
1Z206063常见的建设工程索赔
⑴因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
1)有关合同文件的组成问题引起索赔;
2)关于合同文件有效性引起的索赔;
3)因图纸或工程量表中的错误而索赔。
⑵有关工程施工的索赔
l)地质条件变化引起的索赔;
2)工程中人为障碍引起的索赔;
3)增减工程量的索赔;
4)各种额外的试验和检查费用偿付;
5)工程质量要求的变更引起的索赔;
6)关于变更命令有效期引起索赔或拒绝;
7)指定分包商违约或延误造成的索赔;
8)其他有关施工的索赔。
⑶关于价款方面的索赔
1)关于价格调整方面的索赔;
2)关于货币贬值和严重经济失调导致的索赔:
3)拖延支付工程款的索赔。
⑷关于工期的索赔
1)关于延展工期的索赔
2)由于延误产生损失的索赔;
3)赶工费用的索赔。
⑸特殊风险和人力不可抗拒灾害的索赔
1)特殊风险的索赔
特殊风险一般是指战争、敌对行动、入侵、敌人的行为,核污染及冲击波破坏、叛乱、革命、暴动、军事政变或篡权、内战等等。
2)人力不可抗拒灾害的索赔
人力不可抗拒灾害主要是指自然灾害,由这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向承保的保险公司索赔。在许多合同中承包人以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的名义投保工程一切险,这种索赔可同发包人一起进行。
⑹工程暂停、中止合同的索赔
1)施工过程中,工程师有权下令暂停工程或任何部分工程,只要这种暂停命令并非承包人违约或其他意外风险造成的,承包人不仅可以得到要求工期延展的权利,而且可以就其停工损失获得合理的额外费用补偿。
2)中止合同和暂停工程的意义是不同的。有些中止的合同是由于意外风险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另一种中止合同是由“错误”引起的中止,例如发包人认为承包人不能履约而中止合同,甚至从工地驱逐该承包人。
(7)财务费用补偿的索赔
财务费用的损失要求补偿,是指因各种原因使承包人财务开支增大而导致的贷款利息等财务费用。
1Z206064建设工程索赔的依据
⑴合同文件
合同文件是索赔的最主要依据,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合同履行中,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⑵订立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1)适用法律和法规
建设工程合同文件适用国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需要明示的法律、行政法规,由双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
2)适用标准、规范
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适用国家标准、规范的名称。
⑶相关证据
1)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在企业维护自身权利的过程中,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对方的责任和自身的权利,减轻自己的责任和减少、甚至消除对方的权利。但这一切都必须依法进行。
2)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材料有以下七种。
·书证 是指以其文字或数字记载的内容起证明作用的书面文书和其他载体。如合同文本、财务账册、欠据、收据、往来信函以及确定有关权利的判决书、法律文件等。
·物证 是指以其存在、存放的地点外部特征及物质特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证据。如购销过程中封存的样品,被损坏的机械、设备,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等。
·证人证言 是指知道、了解事实真相的人所提供的证词,或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视听材料 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音像资料。如录音带、录像带等。
·被告人供述和有关当事人陈述 它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所作的承认犯罪并交待犯罪事实的陈述或否认犯罪或具有从轻、减轻、兔除处罚的辩解、申诉。被害人、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鉴定结论 是指专业人员就案件有关情况向司法机关提供的专门性的书面鉴定意见。如损伤鉴定、痕迹鉴定、质量责任鉴定等等。
·勘验、检验笔录 是指司法人员或行政执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物品、人身等进行勘察、试验、实验或检查的文字记载。这项证据也具有专门性。
3)在工程索赔中的证据:
·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的各种签约(备忘录,修正案等),发包人认可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包括图纸修改指令),技术规范等;
·来往信件,如发包人的变更指令,各种认可信、通知、对承包人问题的答复信等;
·各种会谈纪要;
·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度记录;
·施工现场的工程文件;
·工程照片;
·气候报告;
·工程中的各种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
·工地的交接记录(应注明交接日期,场地平整情况,水、电、路情况等),图纸和各种资料交接记录;
·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记录、凭证和报表等;
·市场行情资料,包括市场价格、官方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中央银行的外汇比率等公布材料;
·各种会计核算资料;
·国家法律、法令、政策文件。
1Z206065建设工程索赔的程序和方法
⑴索赔程序
1)提出索赔要求
当出现索赔事项时,承包人以书面的索赔通知书形式,在索赔事项发生后的28天以内,向工程师正式提出索赔意向通知。
2)报送索赔资料
在索赔通知书发出后的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延长工期和(或)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3)工程师答复
工程师在收到承包送交的索赔报告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4)工程师逾期答复后果
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的有关资料后28天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人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5)持续索赔
当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送交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报告,工程师应在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赌理由和证据。逾期末答复,视为该项索赔成立。
6)仲裁与诉讼
工程师对索赔的答复,承包人或发包人不能接受,即进入仲裁或诉讼程序。
⑵索赔文件的编制方法
1)总述部分
概要论述索赔事项发生的日期和过程;承包人为该索赔事项付出的努力和附加开支;承包人的具体索赔要求。
2)论证部分
论证部分是索赔报告的关键部分,其目的是说明自己有索赔权,是索赔能否成立的关键。
3)索赔款项(或工期)计算部分
如果说合同论证部分的任务是解决索赔权能否成立,则款项计算是为解决能得多少款项。前者定性,后者定量。
4)证据部分
要注意引用的每个证据的效力或可信程度,对重要的证据资料最好附以文字说明,或附以确认件。
1Z206066建设工程反索赔的概念和特点
⑴建设工程反索赔的概念
反索赔是相对索赔而言,是对提出索赔的一方的反驳(回应、索赔)。发包人可以针对承包人的索赔进行反索赔,承包人也可以针对发包人的索赔进行反索赔。通常的反索赔主要是指发包人向承包人的反索赔。
⑵建设工程反索赔的特点
1)索赔与反索赔同时性。
2)技巧性强,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诉讼。
3)在反索赔时,发包人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发包人在经工程师证明承包人违约后,可以直接从应付工程款中扣回款项,或从银行保函中得以补偿。
⑶发包人相对承包人反索赔的内容
1)工程质量缺陷反索赔;
2)拖延工期反索赔;
3)保留金的反索赔;
4)发包人其他损失的反索赔。
1Z206070掌握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
1Z206071材料采购合同的管理
⑴材料采购合同订立的方式
1)公开招标;
2)邀请招标;
3)直接采购方式(如大量价格低、品种多的零星建筑材料的采购,可以直接采购且可不需签书面供应合同)。
⑵材料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
1)标的[z1] ;
2)数量;
3)质量;
4)包装;
5)运输方式;
6)价格;
7)结算;
8)违约责任;
9)争议解决方式等。
1Z206072设备采购合同的管理
⑴设备采购合同订立方式
1)招标投标;
2)委托承包商配套供应;
3)按设备包干。
⑵设备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z2]
1)产品(成套设备)的名称、品种、型号、规格、等级、技术标准或技术性能指标;
2)数量和计量单位;
3)包装标准及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的规定;
4)交货单位、交货方式、运输方式、到货地点(包括专用线、码头等)、接(提)货单位;
5)交(提)货期限;
6)验收方法;
7)产品价格;
8)结算方式、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结算单位;
9)违约责任;
10)争议解决的方式[z3] 等。
1Z206080熟悉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1Z206081合同的订立形式
招标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订立的最主要形式。
⑴对投标者资格预审的推荐程序
1)邀请承包人参加资格预审。发包人一般在合适的地方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2)向承包人颁发资格预审文件。
3)资格预审文件分析,挑选并通知已入选的投标人。
⑵得到投标的推荐程序[z1]
l)准备招标文件;
2)颁发招标文件;
3)发包人陪同投标者考察施工现场;
4)招标文件的修改;
5)投标者质疑[z2] ;
6)投标书的提交和接收。
⑶开标和评标的推荐程序
1)开标;
2)评标;
3)授予合同[z3] 。
1Z206082合同的履行要求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订立后,即进入合同的履行阶段,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人来说,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⑴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利用合同的正当手段防范风险、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并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⑵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工程实施阶段的中心,也是项目经营目标的具体化。
⑶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国际工程承包人在获得合同后所面临的极为重要的工作。
⑷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回收,银行保函[z4] 和信用证的开出,工程付款的办理,银行往来,成本会计等工作。
⑸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管理是实施工程管理并取得利润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种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永久(生产)设备、模板、工器具的计划、采购、储运、保管、分发和回收等,还要组织材料的试验、送审、设备的验收等。
⑹质量管理[z5]
国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通常由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或其指定的技术副经理或总工程师主管,其主要内容是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
⑺分包商管理
获得整个工程合同的总承包人将该工程按专业性质或工程范围再分包[z6] 给若干家承包人分担实施任务,是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⑻移交和竣工验收管理
在工程接近完工时,组织工程的移交和验收是十分重要和严肃认真的工作,关系施工阶段合同履行的终止、合同价款的收取以及缺陷责任期[z7] 的开始等重要环节。
1Z206083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一般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纠纷中,尤其是涉及较大项目的建筑施工纠纷,往往并不适于用诉讼的方式解决。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当事人普遍不愿意将纠纷提交诉讼,而是倾向于通过在合同中规定的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解决纠纷。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常用的ADR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仲裁
由于诉讼在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大型建筑工程的纠纷很少采用诉讼方式解决。大型的建筑工程,特别是国际贷款项目,常常在合同中要求将纠纷提交有关国际仲裁机构,仲裁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纠纷中。
⑵FIDIC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师准仲裁
FIDIC合同中工程师所具有的“准仲裁”的职能,他不仅是发包人的代理人,负责项目的施工监理,同时也在发包人和承包人发生纠纷时充当准仲裁员的角色。
FIDIC合同条件(纠纷的解决)规定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记录纠纷、工程师准仲裁、友好协商和正式仲裁。
⑶DRB(Dispute Review Board——纠纷审议委员会)方式
1)DRB的选任与工作程序
·DRB成员的选任和报酬。DRB的委员必须是由在工程施工、法律和合同文件解释方面具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而且除了担任本工程的DRB委员外,每位委员与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不得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并且在三年内未被发包人或承包人聘用过。支付给DRB委员的费用包括聘请费和酬金[z8] 两部分。
·工作程序。现场访问、纠纷提交、听证会、定期会和解决纠纷建议书。
2)DRB的优点
·DRB[z9] 委员可以在项目开始时就介人项目,了解项目管理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DRB委员公正性、中立性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保证他们的决定不带有任何主观倾向或偏见。DRB的委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实践经验,特别是具有项目工程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
·可以及时解决纠纷。
·DRB费用较低。
·DRB委员是发包人和承包人自己选择的,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由于DRB提出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不具有终局性和约束力。
⑷NEC(new engineering contract——新工程合同)裁决程序
1)早期预警程序
早期预警是指一旦发现可能出现诸如增加合同价款、推迟竣工、工程使用功能降低等问题,发包人和承包人均应立即向对方发出早期警告。合同各方共同召开早期预警会议。在会议中,各方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该问题的影响,寻求对将受影响的所有各方均有利的解决办法,并决定最终应采取的措施。
2)补偿事件程序
补偿事件是指并非因承包人的过失而引起的事件,如发包人要求改变工程以及出现双方难以控制的情况等,承包人有权根据补偿事件对合同价款和工期的影响要求补偿,包括获得额外付款或延长工期。
3)裁决人程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分歧乃至产生纠纷是难免的。而且,由于工程师代表的是发包人的利益,处理补偿事件可能引发承包人对其公正性的怀疑,在此种情况下,就要依靠裁决人来解决纠纷。
1Z206090了解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
1Z20609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基本条款
⑴委托人委托监理人监理的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总投资。
⑵本合同中的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标准条件》中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⑶组成合同的文件包括:监理投标书或中标通知书;本合同标准条件;本合同专用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双方共同签署的补充与修正文件。
⑷监理人承诺按合同的约定,承担本工程合同专用条件中议定范围内的监理业务。
⑸委托人向监理人承诺按本合同注明的期限、方式、币种,向监理人支付报酬[z10] 。
⑹监理业务执行的起止时间。
⑺双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和签约时间。
1Z206092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标准条件
⑴词语定义、适用范围和法规;
⑵监理人义务;
⑶委托人义务;
⑷监理人的权利;
⑸委托人权利;
⑹监理人的责任;
⑺委托人的责任;
⑻合同生效、变更与终止;
⑼监理酬金;
⑽其他。
1Z206093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专用条件[z11]
⑴合同适用的法律及监理依据;
⑵监理范围[z12] 和监理工作内容;
⑶外部条件包括的内容;
⑷双方约定的委托人应提供的工程资料及提供时间;
⑸委托人对监理人书面提交并要求做出决定的事宜做出书面答复的时间;
⑹委托人兔费向监理机构提供的设施;
⑺在监理期间,委托人兔费向监理机构提供工作人员数;
⑻监理单位在责任期内如果失职,应当承担责任;
⑼委托人向监理人支付报酬的计算方法、支付时间和金额;
⑽支付报酬的币种和汇率;
⑾奖励办法[z13] ;
⑿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委托人与监理人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选择哪一个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1Z206100了解国际常用的几种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条件的特点
1Z206101国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概念
⑴国际工程的概念
国际工程通常是指一项允许由外国公司来承包建造的工程项目,即面向国际进行招标的工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例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和技术复杂程度,以及本国工程公司的能力局限等情况,允许外国公司承包某些工程,国际工程包含咨询和承包两大行业。
⑵国际工程咨询
国际工程咨询包括对工程项目前期的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编制、监理、管理、后评价等,是以高水平的智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一般都是为建设单位(发包人)提供服务的,也可应承包人聘请为其进行施工管理、成本管理等。
⑶国际工程承包
国际工程承包包括▲对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施工、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分包、提供劳务等。按照发包人的要求,有时也作▲施工详图设计和▲部分永久工程的设计。
⑷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即指国际工程的参与主体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签订的明确彼此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Z206102 FIDIC系列合同条件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⑴FIDIC简介
FIDIC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ginieurs-Conseils)的缩写。它于1913年在欧洲成立。FIDIC是世界上多数独立的咨询工程师的代表,是最具权威的咨询工程师组织。FIDIC专业委员会编制了一系列规范性合同条件,构成了FIDIC合同条件体系。
⑵FIDIC系列合同条件适用范围
1999年,FIDIC在原合同条件基础上又出版了4份新的合同条件。这是迄今为止FIDIC合同条件的最新版本。
1)施工合同条件[z14] (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简称“新红皮书”)。新红皮书与原红皮书相对应,但其名称改变后合同的适用范围更大。该合同主要用于由发包人设计的或由咨询工程师设计的房屋建筑工程(Building Works)和土木工程(Engineering Works)。施工合同条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竞争性招标投标方式选择承包商,合同履行过程中采用以工程师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适于整个土木工程。
2)永久设备和设计一建造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Plantand Design-Build,简称“新黄皮书”)。新黄皮书与原黄皮书相对应,其名称的改变便于与新红皮书相区别。在新黄皮书条件下,承包人的基本义务是完成永久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3)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 Turnkey Projects,简称 “银皮书”)。银皮书又可译为“设计一采购一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它与橘皮书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它适于工厂建设之类的开发项目,是包含了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具体设计、采购、建造、安装、试运行等在内的全过程承包方式。承包人“交钥匙”时,提供的是一套配套完整的可以运行的设施。
4)合同的简短格式(Short Formof Contract)。该合同条件主要适于价值较低的或形式简单、或重复性的)或工期短的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
⑶FIDIC系列合同条件特点
FIDIC系列合同条件具有国际性、通用性和权威性。其合同条款公正合理,职责分明,程序严谨,易于操作。考虑到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唯一性等特点,FIDIC合同条件分成了“通用条件”(Genera1 Conditions)和“专用条件”(Conditions of Particular Application)两部分。通用条件适于某一类工程。如红皮书适于整个土木工程(包括工业厂房、公路、桥梁、水利、港口、铁路、房屋建筑等)。专用条件则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是在考虑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不同、项目特点和发包人要求不同的基础上,对通用条件进行的具体化的修改和补充。
FIDIC合同条件的应用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
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一些国际项目直接采用;
2)合同管理中对比分析使用;
3)在合同谈判中使用;
4)部分选择使用。
1Z206103英国NEC系列合同条件的特点
NEC合同条件是由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编制的工程合同体系。包括六种主要选项条款(合同形式);九项核心条件;十五项次要选项条款;发包人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条款。
⑴NEC合同条件体系
1)六种主要选项条款(合同形式)如下:
·总价合同;
·单价合同;
·目标总价合同;
·目标单价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
·工程管理合同。
发包人可以从中做出选择。
2)九项核心条款。NEC的核心条款包括如下九部分:
·总则;
·承包人的主要职责;
·工期;
·检验与缺陷;
·支付;
·补偿;
·权利;
·风险与保险;
·争端与终止。
关于支付,发包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上述六种合同形式中选择一种。NEC可以提供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目标成本合同和工程管理合同。因此,NEC不是某种标准的合同条件,而是内涵广泛的系列合同条件。
3)次要选择
NEC含有十五项次要选择,它们包括:
·完工保证;
·总公司担保;
·工程预付款;
·结算币种(多币种结算);
·部分完工;
·设计责任;
·价格波动;
·保留(留置);
·提前完工奖励;
·工期延误赔偿;
·工程质量;
·法律变更;
·特殊条件;
·责任赔偿;
·附加条款。
发包人可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要求和计价方式做出选择。
⑵NEC的主要特征
与现有的其他标准合同条件相比,NEC合同条件具有如下特性:
1)适用范围广
NEC合同立足于工程实践,主要条款都用非技术语言编写,避免特殊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术语;设计责任不是固定地由发包人或者承包人承担,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由发包人或承包人按一定的比例承担责任;6种工程款支付方式和15种次要条款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讲,NEC的灵活性体现了自助餐式的合同条件,适用范围广泛,并且可以减少争端。
2)为项目管理提供动力
随着新的项目采购方式的应用和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合同条件不能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令人满意的内容。NEC强调沟通、合作与协调,通过对合同条款和各种信息清晰的定义,旨在促进对项目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
3)简明清晰
NEC的合同语言简明清晰,避免使用法律的和专业的技术语言,合同语句言简意赅。
1Z206104美国AIA系列合同条件的特点
⑴AIA系列合同条件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成立于1857年,100多年来,AIA一直在出版标准的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合约文件,用于机关业务和项目管理。
AIA文件分为A、B、C、D、F、G系列。其中A一系列,是关于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合约文件;B一系列,是关于发包人与提供专业服务的建筑师之间的合约文件;C一系列,是关于建筑师与提供专业服务的顾问之间的合约文件;D-系列,是建筑师行业所用的文件;F一系列,是财务管理表格;G一系列,是合同和办公管理表格。
A一系列文件包括:发包人一承包人合约、该合约的通用条款和附加条款、发包人一设计/建筑商合约、总承包人一分包商合约、投标程序说明、其他文件(如投标和洽商文件、承包人资格预审文件等)。其中,工程承包合同通用条款(A201)包括14章的内容,分别是一般条款、发包人、承包人、合同的管理、分包商、发包人或独立承包人负责的施工、工程变更、期限、付款与完工、人员与财产的保护、保险与保函、剥露工程及其返修、混合条款、合同终止或停止。
⑵AIA系列合同的特点
1)AIA合同条件主要用于私营的房屋建筑工程,并专门编制用于小型项目的合同条件。
2)美国建筑师学会作为建筑师的专业社团已经有近140年的历史,成员总数达56000名,遍布美国及全世界。AIA出版的系列合同文件在美国建筑业界及国际工程承包界,特别在美洲地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应用广泛。
3)AIA系列合同条件的核心是“通用条件”。采用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不同的计价方式时,只需选用不同的“协议书格式”与“通用条件”结合。AIA合同文件的计价方式主要有总价、成本补偿合同及最高限定价格法。
1Z207000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Z207010掌握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
1Z207011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和目的
⑴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年左右,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应认识到,在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环节是信息管理。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
⑵信息指的是用口头的方式、书面的方式或电子的方式传输(传达、传递)的知识、新闻,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报。声音、文字、数字和图像等都是信息表达的形式。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应认识到信息也是项目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
⑶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⑷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z1] 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项目的信息管理的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信息管理)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
⑸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包括在项目决策过程、实施过程(设计准备、设计、施工和物资采购过程等)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⑹据国际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1Z20701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z2]
⑴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都有各自的信息管理任务,为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以及实现有序的和科学的信息管理,各方都应编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册,以规范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管理手册描述和定义信息管理做什么、谁做、什么时候做和其工作成果是什么等,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管理的任务(信息管理任务目录);
·信息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
·信息的分类;
·信息的编码体系和编码;
·信息输入输出模型;
·各项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图;
·信息流程图[z3] ;
·信息处理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规定;
·各种报表和报告的格式,以及报告周期;
·项目进展的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和工程总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制;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管理的保密制度等制度。
⑵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管理工作都与信息处理有关,而信息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负责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管理手册的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检查和督促其执行;
·负责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维护;
·与其他工作部门协同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形成各种反映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控制的报表和报告;
·负责工程档案管理等。
⑶各项信息管理任务的工作流程,如:
·信息管理手册编制和修订的工作流程;
·为形成各类报表和报告,收集信息、录入信息、审核信息、加工信息、信息传输和发布的工作流程;
·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等。
⑷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当今的时代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其核心的手段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⑸在国际上,许多建设工程项目都专门设立信息管理部门(或称为信息中心),以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一些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专门委托咨询公司从事项目信息动态跟踪和分析,以信息流指导物质流,从宏观上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控制。
1Z207020熟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信息编码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方法
1Z207021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z4]
⑴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可根据各自的项目管理的需求确定其信息管理的分类,但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和实现部分信息共享,应尽可能作一些统一分类的规定,如项目的分解结构应统一。
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如:
·按项目管理工作的对象,即按项目的分解结构,如子项目1、子项目2等进行信息分类;
·按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如设计准备、设计、招投标和施工过程等进行信息分类;
·按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进行信息分类;
·按信息的内容属性,如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⑶为满足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往往需要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综合分类,即按多维进行分类,如:
·第一维:按项目的分解结构;
·第二维:按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
·第三维:按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
1Z20702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编码的方法
⑴编码由一系列符号(如文字)和数字组成,编码是信息处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⑵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途的信息,为了有组织地存储信息,方便信息的检索和信息的加工整理,必须对项目的信息进行编码,如:
·项目的结构编码;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编码;
·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参与单位编码(组织编码);
·项目实施的工作项编码(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的编码);
·项目的投资项编码(业主方)/成本项编码(施工方);
·项目的进度项(进度计划的工作项)编码;
·项目进展报告和各类报表编码;
·合同编码;
·函件编码;
·工程档案编码等。
以上这些编码是因不同的用途而编制的,如投资项编码(业主方)/成本项编码(施工方)服务于投资控制工作/成本控制工作;进度项编码服务于进度控制工作。但是有些编码并不是针对某一项管理工作而编制的,如投资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编制项目进展报告等都要使用项目的结构编码,因此就需要进行编码的组合。
⑶项目的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参考1Z201033),对项目结构的每一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编码。
⑷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参考1Z201034),对每一个工作部门进行编码。
⑸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参与单位的编码包括:
·政府主管部门;
·业主方的上级单位或部门;
·金融机构;
·工程咨询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物资供应单位;
·物业管理单位等。
⑹项目实施的工作项编码应覆盖项目实施的工作任务目录的全部内容,它包括:
·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项;
·设计阶段的工作项;
·招投标工作项;
·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项;
·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项等。
⑺项目的投资项编码并不是概预算定额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编码,它应综合考虑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和工程款的支付等因素,建立统一的编码,以服务于项目投资目标的动态控制。
⑻项目成本项编码并不是预算定额确定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编码,它应综合考虑预算、投标价估算、合同价、施工成本分析和工程款的支付等因素,建立统一的编码,以服务于项目成本目标的动态控制。
⑼项目的进度项编码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和不同用途的进度计划工作项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编码,服务于项目进度目标的动态控制。
⑽项目进展报告和各类报表编码应包括项目管理形成的各种报告和报表的编码。
⑾合同编码应参考项目的合同结构和合同的分类,应反映合同的类型、相应的项目结构和合同签订的时间等特征。
⑿函件编码应反映发函者、收函者、函件内容所涉及的分类和时间等,以便函件的查询和整理。
⒀工程档案的编码应根据有关工程档案的规定、项目的特点和项目实施单位的需求而建立。
1Z207023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
⑴在当今的时代,信息处理已逐步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已明显落后于许多其他行业,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应采取措施,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信息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
⑵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
·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
·数据通讯网络(包括形成网络的有关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服务于信息处理的应用软件)等。
⑶数据通信网络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
·局域网(LAN——由与各网点连接的网线构成网络,各网点对应于装备有实际网络接口的用户工作站);
·城域网(MAN——在大城市范围内两个或多个网络的互联);
·广域网(WAN——在数据通信中,用来连接分散在广阔地域内的大量终端和计算机的一种多态网络)。
⑷互联网是目前最大的全球性的网络,它连接了覆盖100多个国家的各种网络,如商业性的网络(.com或.co)、大学网络(.ac或.edu)、研究网络(.org或.net)和军事网络(.mil)等,并通过网络连接数以千万台的计算机,以实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互联网由若干个学会、委员会和集团负责维护和运行管理。
⑸建设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点,或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国家,因此其信息处理应考虑充分利用远程数据通信[z5] 的方式,如:
·通过电子邮件收集信息和发布信息;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专用网站(PSWS——Project Specific Web Site)卖现业主方内部、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以及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文档管理(图1Z207023);
图1Z207023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PIP——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的为众多项目服务的公用信息平台实现业主方内部、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以及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文档管理;
·召开网络会议;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与培训等。
⑹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PIP)属于是电子商务(E-Business)两大分支中的电子协同工作(E-Collaboration)。项目信息门户在国际学术界有明确的内涵:即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的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Project——Communication)和协同工作(Collaboration)的环境。它的核心功
能是在互动式的文档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促进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促进项目参与各方的协同工作,从而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7)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专用网站(PSWS)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的一种方式,是为某一个项目的信息处理专门建立的网站。但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也可以服务于多个项目,即成为为众多项目服务的公用信息平台。
(8)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如美国的Buzzsaw.com(于1999年开始运行)和德国的PKM.com(于1997年开始运行),都有大量用户在其上进行项目信息处理。由此可见,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处理方式已起了根本性的变化。
1Z207030了解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和功能
1Z207031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⑴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项目的目标控制。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的管理的信息系统,但主要用于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和功能是不同的。
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是用计算机的手段,进行项目管理有关数据的收集、记录、存储、过滤和把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供给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它是项目进展的跟踪和控制系统,也是信息流的跟踪系统。
⑶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国际上已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商品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现已被广泛地用于业主方和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意义是:
·实现项目管理数据的集中存储;
·有利于项目管理数据的检索和查询;
·提高项目管理数据处理的效率;
·确保项目管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可方便地形成各种项目管理需要的报表。
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局域网上或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上运行。
1Z20703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⑴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
·投资控制(业主方)或成本控制(施工方);
·进度控制;
·合同管理。
有些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还包括质量控制和一些办公自动化的功能。
⑵投资控制的功能包括:
·项目的估算、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投资使用计划和实际投资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进行项目的估算、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投资使用计划和实际投资的动态比较(如概算和预算的比较、概算和标底的比较、概算和合同价的比较、预算和合同价的比较等),并形成各种比较报表;
·计划资金的投入和实际资金的投入的比较分析;
·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投资预测等。
⑶成本控制的功能包括:
·投标估算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计划施工成本;
·计算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
·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施工成本预测等。
⑷进度控制的功能包括:
·计算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
·绘制网络图和计划横道图;
·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比较分析;
·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工程进度预测。
⑸合同管理的功能包括:
·合同基本数据查询;
·合同执行情况的查询和统计分析;
·标准合同文本查询和合同辅助起草等。
1Z207040了解工程管理信,包化的内涵和意义
1Z20704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⑴信息化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是继人类社会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⑵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
·以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中心;
·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全面推动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工程管理信息化属于领域信息化的范畴,它和企业信息化也有联系。
⑶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它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的知识管理上,还反映在有关技术的应用方面。
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0中国高层年会上提出“认知数字经济、改善数字生态、弥合数字鸿沟、消除数字冲突、把握数字机遇”是当前推动信息化的重要战略任务。
⑷工程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
⑸工程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
·组织类工程信息,如建筑业的组织信息、项目参与方的组织信息、与建筑业有关的组织信息和专家信息等;
·管理类工程信息,如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等;
·经济类工程信息,如建设物资的市场信息、项目融资的信息等;
·技术类工程信息,如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等;
·法规类信息等。
在建设一个新的工程项目时,应重视开发和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同类或类似工程项目的有关信息资源。
⑹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7)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一个相应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单项程序的应用,如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的计算程序,施工图预算程序等;
·上世纪80年代,程序系统的应用,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FMIS——Faci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
·上世纪90年代,程序系统的集成,它是随着工程管理的集成而发展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
1Z20704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⑴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
⑵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图1Z207042);
PIP
物业管理
专业设计管理
业主
主
总包管理
分包
咨询
供货商
设计
物业管理
供货商
分包
总包管理
专业设计管理
设计
咨询
业主
主
传统方式:点对点信息交流 PIP方式:信息集中存储并共享
图1Z207042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
·信息获取便捷;
·信息透明度提高;
·信息流扁平化。
⑶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的意义在于: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以及“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⑷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
|